-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 主编 陈 琦 刘儒德 目录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二节 学生的个性与社会化发展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与教育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建构主义发展观 图式(schema) 同化(assimilation) 顺应 (accommodation) 平衡(equilibrium)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The Sensorimotor Stage,0~2岁) 客体永恒性(object permanence) 目标定向行为(goal-directed actions)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2.前运算阶段(The 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 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 守恒(conservation) 去中心化(decentering) 自我中心主义的(egocentric) 集体的独白(collective monologue)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The Concrete-Operational Stage,7~11岁) 同一性(identity) 补偿性(compensation) 可逆性(reversibility)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4.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11岁至成年) 假设演绎推理(hypothetical deductive reasoning) 青春期自我中心(adolescent egocentrism)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四)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 2.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批评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与教育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 2.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就是个体心理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 3.内化学说 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这种内化不仅通过教学,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 4.最近发展区 教学要取得效果,必须考虑儿童已有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第一节 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维果斯基发展理论的教学应用 (1)教学支架的概念。 (2)交互式教学模式。 (3)同伴合作模式。 (4)通过学徒制进行社会指导。 第二节 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第二节 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 (1)信任对怀疑(出生到18个月) (2)自主对羞愧(18月~3岁) (3)主动对内疚(3~6岁) (4)勤奋对自卑(6~12岁) (5)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6)友爱亲密对孤独(成年初期) (7)繁殖对停滞(成年中期) (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成年晚期) 第二节 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2.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首先,埃里克森从理论上探讨了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其次,埃里克森提出了个体发展阶段中的具体发展任务和需要解决的危机,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教育对象,采取相应的教育指导,帮助受教育者顺利发展。 第二节 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和自尊 1. 自我意识 第二节 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和自尊 2. 自我概念 第二节 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和自尊 3.自尊 第二节 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三、社会化:家庭、同伴和教师 影响儿童社会化最主要的三种因素是:家庭、同伴关系和教师。 1.家庭 2.同伴 3.教师 守恒测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会所室内精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VIP
- 金航联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消化系统》习题答案.docx VIP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9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pdf VIP
- 安全可靠台式微型计算机技术要求.pdf VIP
- 沈阳IC装备创新产业园园区的服务手册.doc VIP
- 最新三级医院等级评审软件参数(含功能描述).docx VIP
- 2025 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全文).pdf VIP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2018年版(完整版).doc VIP
- 资产管理系统测试总结报告.docx VIP
- SH∕T 3099-2021 石油化工给水排水水质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