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讲座试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系统的放射诊断 (一)呼吸系统检查方法 (二)胸部正常X线表现 (三)肺部的基本病变 (四)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肺不张. 肺泡内不含气体或少含气体,肺组织萎缩, 称为肺不张。与肺泡实变无气的机理不同。但 在X线上均为实变影,患肺体积缩小呈三角形 或片状,叶间裂.肺门.纵隔可见移位,横膈升 高。 胸腔积液. 多种疾病累及胸膜产生胸腔积液,病因不 同,液体性质不同。胸膜炎产生渗出液;化脓 性炎症为脓液;心肾疾病血浆蛋白质过低产生 漏出液;胸部外伤及肿瘤为血性积液;恶性肿 瘤及手术伤及淋巴引流通道产生乳糜积液。X线 可明确积液存在,不能明确积液性质。 气胸 液气胸. 胸壁穿透伤或肺组织病变导致胸膜破损, 使空气进入胸膜腔而成气胸。 X线见胸腔顶部 及外侧呈现无肺纹理的透亮带,内侧见压缩的 肺脏边缘。胸腔积气和积液同时存在称液气胸。 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胸膜炎症引起纤维素沉着.肉芽组织增生或 外伤出血机化,均可导致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X线见肋膈角变钝或消失,沿胸壁见线条状密度 增高影。胸膜增厚范围大者,可引起胸廓塌陷, 胸椎侧弯。胸膜钙化多见于结核性胸膜炎。 1.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2.支气管扩张 3.肺炎 4.肺脓肿 5.肺结核 6.肺肿瘤 7.纵隔肿瘤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早期病情较轻,X线无异常发现。病程较重 者,可见纹理增多.增粗扭曲,肺纹理延伸至肺 外带,有的可见间质纤维化的网状影,合并感 染时见小班片影。晚期并发肺气肿,胸片上呈肺 气肿的一系列改变。 支气管扩张 常见慢性支气管疾患,多继发支气管炎, 肺化脓炎症,肺不张及肺纤维化。也可为先天 性。主要症状是咳痰.咳血.咳大量脓痰。主要形态为 1.柱状扩张.支气管呈柱状及杵状扩张,主要累及亚肺段及段支气管。 2.囊状扩张.多累及末梢支气管,呈大小不等囊状,类似小葡萄。 3.混合型.柱状和囊状混合存在。 肺炎.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X线检查对病变的发现 及部位.性质.动态变化可提供重要的诊断资料。 按解剖部位分为: 1.大叶性肺炎. 2.支气管肺炎. 3.小叶性肺炎 4.间质性肺炎 大叶肺炎图1.2 支气管肺炎图1.2 肺脓肿 由化脓细菌引起的坏死性炎症,早期X线呈 大片致密影,中心密度较浓,愈向外愈淡,边缘 模糊。中心组织坏死液化咳出后,中心出现气液 平空洞。慢性期周围炎症部分吸收,结缔组织增 生,形成密度不均匀伴有圆形半圆形不规则空洞, 洞壁较厚,可有液平面,多为多房空洞。常合并 脓胸及胸膜肥厚粘连。 肺结核 肺结核临床分类法很多,全国结核病防治会 议制定了结核病分类法,将结核病分为三期,既 进展期,好转期,稳定期。将结核病分为五型 1:原发型肺结核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3:浸润型肺结核 4: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5:胸膜炎型 胸内淋巴结核 浸润结核图1.2 纤维空洞型结核图1.2 肿瘤影像表现 分三型: 1、中心型肺癌,肺癌早期局限在支气管粘膜内,无异常改变。病变发展支气管腔狭窄引起患侧肺阻塞性肺气肿和阻塞性肺炎,继而出现阻塞性肺不张,肿瘤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及淋巴结肿大,在肺门形成肿块。 2、周围型肺癌.早期表现2厘米以下小片及小结节影,密度欠均匀,肿瘤逐渐长大,可形成分叶样肿块,边缘可有毛刺。 3、细支气管肺泡癌.表现为孤立的小片状及结节状浸润影。 中心型肺癌图1 周围型肺癌图1.2 * 一、呼吸系统检查方法 二、胸部正常X线表现 三、胸部基本病变 四、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1、普通检查、 2、特殊检查 体层检查 高电压摄影 CT检查 MRI检查 拍片 ( 后前位 , 侧位 , 前弓位 , 侧卧水平位) 3、造影检查 支气管造影,直接观察支气管病变 胸透 胸廓软组织 1、胸锁乳头肌 2、胸大肌 3、女性乳房及乳头 胸廓骨骼 1、肋骨 2、肩甲骨 3、锁骨 4、胸骨 5、胸椎 纵隔的组成 1、心脏 2、大血管 3、气管 5、支气管 6、淋巴组织 7、胸腺 8、神经组织 4、食管 纵隔分区 上纵隔:自胸骨柄交界处与胸4水平以上 中纵隔:肺门下方至胸8水平 下纵隔:胸8水平至横隔 纵隔前后分区 前纵隔: 胸骨后至心脏、大血管前 中纵隔:心脏、血管、气管、肺门占据区域 后纵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