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4 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一条或多条多肽(polypeptide) 链以特殊方式结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通常是将分子量在6000以上的多肽称为蛋白质。 蛋白质分子量变化范围很大, 从大约6000到1000 000,甚至更大。 3.4.1 蛋白质的分类和性质 1.蛋白质的分类 (1) 依据蛋白质的组成(composition)分类 简单蛋白(simple protein):只含由?-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不含其它成分。 结合蛋白(conjugated protein):由简单蛋白与其它非蛋白成分结合而成。 结合蛋白 色蛋白:由简单蛋白与色素物质结合而成。如血红蛋白、叶绿蛋白和细胞色素等。 糖蛋白:由简单蛋白与糖类物质组成。如细胞膜中的糖蛋白等。 脂蛋白:由简单蛋白与脂类结合而成。 如血清?-,?-脂蛋白等。 核蛋白:由简单蛋白与核酸结合而成。如细胞核中的核糖核蛋白等。 (2)依据蛋白质的外形(shape)分类 球状蛋白(globular proteins): 外形接近球形或椭圆形,溶解性好,能形成结晶。如:免疫球蛋白、血红蛋白等。 纤维状蛋白(fibrous proteins):分子类似纤维或细棒。又分为可溶性纤维蛋白质和不溶性纤维状蛋白质。如:a-角蛋白、丝心蛋白等。 2.蛋白质的性质 具有多肽的一切性质。此外,蛋白质还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和电泳现象 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蛋白质的沉淀作用 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的紫外吸收 蛋白质的两性解离:蛋白质与多肽一样,能够发生两性解离,也有等电点。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小,在电场中不移动。 蛋白质电泳现象:在pH大于等电点溶液中,蛋白质粒子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在pH小于等电点溶液中,蛋白质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电泳(Electrophoresis)。 由于蛋白质的分子量很大,它在水中能够形成胶体溶液。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溶液的典型性质,如丁达尔现象、布郎运动等。 由于胶体溶液中的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因此可以应用透析法将非蛋白的小分子杂质除去。 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性与它的分子量大小、所带的电荷和水化作用有关。 改变溶液的条件,将影响蛋白质的溶解性质。 在适当的条件下,蛋白质能够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在温和条件下,通过改变溶液的pH或电荷状况,使蛋白质从胶体溶液中沉淀分离。 在沉淀过程中,结构和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重新溶解形成溶液,所以这种沉淀又称为非变性沉淀。 可逆沉淀是分离和纯化蛋白质的基本方法,如等电点沉淀法、盐析法和有机溶剂沉淀法等。 在强烈沉淀条件下,不仅破坏了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性,而且也破坏了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产生的蛋白质沉淀不可能再重新溶解于水。 由于沉淀过程发生了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所以又称为变性沉淀。 如加热沉淀、强酸碱沉淀、重金属盐沉淀和生物碱沉淀等都属于不可逆沉淀。 抗体和抗原蛋白通过相互识别和结合而发生的沉淀现象。是生物体免疫功能的基础。 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能够破坏蛋白质的结构状态,引起蛋白质理化性质改变并导致其生理活性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 蛋白质的变性 变性蛋白质通常都是固体状态物质,不溶于水和其它溶剂,也不可能恢复原有蛋白质所具有的性质。所以,蛋白质的变性通常都伴随着不可逆沉淀。引起变性的主要因素是热、紫外光、激烈的搅拌以及强酸和强碱等。 大部分蛋白质均含有带芳香环的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 这三种氨基酸的在280nm 附近有最大吸收。因此,大多数蛋白质在280nm 附近显示强的吸收。 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定性鉴定。 3.4.2 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所有的分离和纯化过程都必须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1. 蛋白质的分离 粗品的制备过程: 3.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基本方法 (1)根据分子大小不同的分离方法 ? 透析法:利用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使它与其它小分子化合物,如无机盐、单糖、双糖、氨基酸、小肽以及表面活性剂等分离。 半透膜:玻璃纸或高分子合成材料。 ? 离心沉降法-最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方法 原理:蛋白质溶液在离心机的离心管内进行离心时,在强离心力作用下,蛋白质分子会发生沉降,并与溶液分离。沉降速率取决于离心机转子的速度以及蛋白质颗粒的大小、密度、分子的形状、溶液的密度和性质等。通过控制不同的离心速度,达到分离蛋白质的目的。 方法:先加入适当 的沉淀剂(如中性饱和硫酸铵溶液、酸、碱等),将蛋白质溶液转变成悬浮液,在不同的离心速度下,使不同大小和密度的蛋白质颗粒分离。 ? 凝胶色谱法(Gel filtration column) 介质:交联葡萄糖、琼脂糖或聚丙烯酰胺形成的凝胶颗粒。凝胶颗粒的内部是多孔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