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某大厦工程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2014年月目 次
1.……………………………………………………………………2
2.施工部署……………………………………………………………………3
3施工方案..………………………………………………………………….4
4质量保证措施……………………………………………………………..12
5安全保证措施……………………………………………………………..14
6文明施工措施……………………………………………………………..16
7环境保护措施……………………………………………………………..16
8雨季施工措施……………………………………………………………..17
9编制依据…………………………………………………………………..18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大厦工程,占地面积8325.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4078米平方米,为商业办公综合体建筑。其中:地上面积49184㎡,地下面积14894㎡。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高层部分地上25层,1-5层层高为4.5米,6层及以上层高为3.85米,高度为99.95米;裙房部分地上5层,层高4.5米,高度23.95米;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抗震等级:框架三级,核心筒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本工程西侧紧邻第二实验小学,建筑物与学校围墙之间距离为10米,由于本工程这一侧地势高,学校一侧地势低,学校围墙成了挡土墙,存在安全隐患,根据相关部门要求进行挡土墙重新施工。
2、施工部署
2.1施工区段划分
本挡土墙工程施工现场场地狭窄,现阶段幕墙队伍正在使用吊篮进行龙骨及玻璃安装施工,靠近挡土墙1米位置有市政热力管道通过,热力管线东侧有埋地高压电缆,走向与挡土墙平行,挡土墙西侧为校园,靠近挡土墙位置有种植树木,沿挡土墙边沿还有多条市政通讯线路通过。由于热力管线影响及现场场地限制,将本工程划分为四个施工段,由南侧向北依次施工。
2.2施工机具组织
本工程施工将采用以下机械设备:反铲挖掘机、载重汽车、砼汽车泵、蛙式打夯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振捣棒、圆盘锯等。
2.3劳动力组织
本工程经初步的测算日均劳力为30人,高峰期可达40人以上。
3 施工方案
3.1测量控制及放线
3.1.1为了保证施工测量的精确性,采用目前先进的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对其已测好的控制点进行复核。
3.1.2高程测量
根据已有的水准点,在基础开挖时在基坑周围建立闭合高程点,当基础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将利用全站仪等器具将高程点引测到地基底部,至少不少于四个点,且进行闭合校核误差在规范规定之内。该点标高需经校核后报甲方、监理复核,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底板施工时将利用此高程点进行高程测量。
3.1.3平面位置控制:平面位置控制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并辅以钢尺进行已知红线点校测,并根据已知坐标量测工程轴线控制点,引至槽内,作为放线的依据。校核轴线误差总长不超过10㎜,放出轴线及细部线。要求放出基础的边线中线,墙的边框线、中线。所有这些线在交叉点转角点等关键部位用红漆做三角形标志。
3.2基坑开挖
本工程基坑开挖东侧深度3m,西侧深度1.1m,总土石方开挖量近1400立方米。根据地质情况、现场周边环境等因素,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配合人工修整,土石方载重汽车外运,热力管线及电缆附近人工开挖。边坡采用自然放坡,边坡坡度1:1。
3.2.1现场监测
为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全过程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
3.2.1.1监测内容
a、周围环境监测
包括周围建筑物和道路的路面沉降,裂缝的产生与开展,以及地下管线设施的沉降等。
b、围护体系土体深度的侧向位移监测,特别是坑底以下的位移大小和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c、基坑内外的地下水位观测。
d、对两侧的建筑物应特别加强监测,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开挖,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3.2.2临边防护3.2.2.1边坡上部不准堆放弃土和材料设备等,堆放重物距土坡安全距离不得小于3m,临时材料不得小于1.5m。3.2.2.2距离坡上线0.5m外用钢管搭设1.2 m高两道水平栏杆,砌筑20cm高防水台,并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3.2.2.3栏杆刷红白相间颜色警示。
3.2.2.4将坑边上散土和活动碎石清理干净。
3.2.2.5夜间挂红灯警示。(在防护栏杆上部)
3.2.3上下通道
用钢管和桥板搭设人行坡道,坡道必须满足多人同时上下行走,并保证其承载力,坡道底部支撑必须放置在300mm宽的承托板上,不得直接置于土中,坡道要有扶手护栏等齐全的安全设施。不准使用木梯上下,坡道要设防滑条,间距不大于300mm。3.2.4排水措施3.2.4.1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