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胃炎中医诊疗规范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属中医“胃脘痛”,“胃痞”范畴本病多因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或因饮食所伤,胃失和降,或脾胃虚弱,纳运失常而发病,或因久病血液运行不畅,络脉不通而发病。一、西医诊断依据
HP)感染,炎症程度、活动性,萎缩和肠化,分别给予程度分级(分为无、轻、中、重四级)。
1.症状
常有饮食不节或情志不畅等病史。症状无特异性,约半数有上腹部不适,钝痛、烧灼痛、泛酸、饱胀、恶心、嗳气、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有糜烂者可有少量或大量上消化道出血。
2体征
多不明显,可有上腹部压痛,部分病人可伴贫血、消瘦,舌炎等。
3辅助检查胃镜检查::黏膜可见红斑(点、片状、条状)、粗糙不平、出血点/斑;萎缩性胃炎:黏膜呈颗粒状,黏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如同时存在平坦糜烂、隆起糜烂或胆汁返流,则诊断为或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或胆汁返流。
胃液分析:浅表性肥厚性胃炎胃液酸度可在正常范围或偏高,萎缩性胃炎大多数偏低。
HP相关性胃炎的诊断:组织学、尿素酶、细菌培养、13C或14C尿素呼气实验任意一项阳性。
二、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
中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可偏左或偏右,疼痛性质为钝痛、灼痛、胀痛或饥饿样不适感一般为轻至中度持续性疼痛。疼痛有典型的节律性,在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疼痛在两餐间发生(饥饿痛),持续不减至下一餐进食后缓解。部分患者疼痛在午夜后发生(夜间痛)。胃溃疡表现为餐后约1小时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至下次进餐后再重复上述规律。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可通过胃镜或钡餐透视与之鉴别。内镜下消化性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底部覆有灰白色或灰黄色渗出物。
2胃癌
胃癌早期症状多不典型,易与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混淆,胃镜加病理活检可与之鉴别。
3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等症状至少持续4周或在12个月中累计超过12周。常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疼等功能性症状。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有器质性病变,实验室及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无腹部手术史者。
三、常见并发症
慢性胃炎可并发轻、中度贫血,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可并发胃癌。
四、中医辨证诊断依据
1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嗳气频繁,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主症: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嗳气频繁。嘈杂泛酸。脉弦。
次症: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胆汁返流。舌质淡红,苔薄白。
具备主症2项加次症1项,或主症第1项加次症2项。
证:。。脾胃虚弱证:胃脘隐痛,喜按喜暖,食后脘闷,纳呆少食,便溏腹泻,四肢乏力,舌质淡红,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脉沉细。
主症:胃脘隐痛。喜按喜暖。食后脘闷。纳呆少食。便溏腹泻。四肢乏力。舌质淡红,有齿印,苔薄白或白。
次症:胃黏膜可见红斑或粗糙不平。粘液稀薄而多。胃酸偏低。脉沉细。
具备主症3项加次症1项,或主症2项加次症2项。
胃阴不足证:胃脘灼热疼痛,口干舌燥,大便干燥,舌红少津,无苔或剥苔或有裂纹,脉细数或细弦。
主症:胃脘灼热疼痛。口干舌燥。大便干燥。舌红少津,无苔或剥苔或有裂纹。
次症:胃黏膜成颗粒状或血管显露。胃黏膜干燥,粘液少或胃酸偏低。黏膜充血水肿或小糜烂。脉细数或弦细。
证要求:具备主症2项加次症1项,或主症1项加次症2项。
脾胃湿热证:胃脘灼热胀痛,口苦口臭,脘腹痞闷,渴不欲饮,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或濡数。
主症:胃脘灼热胀痛。口苦口臭。脘腹痞闷,渴不欲饮。舌质红,苔黄厚或腻。
次症: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充血糜烂明显。小便黄。脉滑或濡数。
具备主症2项加次症1项,。
胃络瘀阻证:胃脘痛有定处,不喜按或拒按,大便潜血阳性或黑便,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点,脉弦涩。
主症:胃脘痛有定处,不喜按或拒按。大便潜血阳性或黑便。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点。
次症:胃痛日久不愈。胃黏膜充血肿胀,伴瘀斑或出血点。脉弦涩。
具备主症2项,,或主症第1项加次症2项,。
治疗
一般治疗
精神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调整精神情绪,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饮食治疗:选择易消化、无刺激的食物,避免吸烟、酗酒、咖啡、浓茶进食细嚼慢咽。
中医证治疗
分证论治
肝胃不和: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0g白芍g,郁金10g,川芎6g香附10gg,炒竹茹10g,炒黄芩10g,陈皮10g佛手10g延胡索10g甘草6g。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一日3次。证:,和胃止痛。代表方剂:10g,郁金10g,炒黄芩10g,制半夏9g,炒竹茹10g,浙贝母10g,海螵蛸15g,蒲公英15g,车前草30g,延胡索10g佛手10g
中成药:1丸2~3日1,研碎后,清晨开水泡服。脾胃虚弱:温中健脾,益气和胃。代表方剂:香砂六君子汤和黄芪建中汤加减党参20g茯苓10g炒白术10g陈皮6g广木香6g砂仁3g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