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用急救技术操作 8月份 护士 理论培训 (一)手法开放气道 适用于昏迷而无自主呼吸的病人. 方法:病人取去枕平卧,双肩略抬高,头、颈、胸在同一直轴线,操作者于病人头部右侧,左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置于病人前额并向下用力,右手置于颈后部向上用力,使病人头后仰,口微张。右手托起下颌,完成头后仰-张口-托下颌开放气道的三步法。 应注意清理口鼻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必要时吸痰。 (二)咽道通气法开放气道 此法是用特殊管道插入咽部使舌根前移,达到解除呼吸道阻塞的目的。根据插入途径分为鼻咽通气和口咽通气。 1.鼻咽通气法:适用于浅昏迷病人,同期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损伤鼻粘膜。 2.口咽通气法:选用合适规格的带有一定弧度内衬金属支架的橡胶或塑料管。 (三)气管插管 1.选择合适的导管并准备相邻规格的导管各1根 2.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 3.在气管导管前端包括套囊均匀涂布润滑油。 4.如估计声门暴露有困难时,可在导管内插入管芯将导管前端弯成鱼钩状。 5.病人仰卧,头后仰,必要时将头部垫高10cm,肩部贴于床面。 6.病人吸纯氧2~3min或面罩加压吸氧数分钟。 7.操作者右手拇指、示指交叉拨开病人上下齿强迫张口,左手持镜从口腔右角插入镜片并向左推移舌体,而手缓缓向前暴露腭垂、咽和会厌,直行镜片可直接挑起会厌,弯形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显露声门。 8.用喷雾器对准咽喉和声门两旁喷雾数次。 (三)气管插管 9.操作者右手持气管插管从病人右口角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进入气管内。 10.进入声门时,如导管内有管芯则由助手拔出,导管继续向前推进到所须深度。 11.放置牙垫将喉镜退出。 12.判断气管导管位置时,操作者一耳靠近气管导管开口处,用一手轻压病人胸廓,如能听到气流声表明已在气管内。 13.确定导管已在在气管内后,根据年龄性别决定插管的深度。 14.用胶布将导管与牙垫一起固定与病人口唇旁。 (四)甲环膜穿刺术 1.病人取仰卧位,头后仰,肩胛下垫高,气管保持正中位置。 2.颈部皮肤常规消毒,局部麻醉(昏迷窒息者除外) 3.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固定病人喉部,示指摸到环甲膜,将穿刺部位的皮肤向两侧固定。 4.将穿刺导管在颈中部与皮肤成35°~45°,向足部方向进针,直至进入气管。 5.拔出金属穿刺针,用布带将穿刺器固定于颈部。 6.根据情况进行人工呼吸、给氧吸入、吸痰、连接呼吸机或麻醉机进行人工通气。 (五)气管切开 1.气管切开的适应症 (1)人工气道需持续1周以上者。 (2)喉反射消失,吞咽能力丧失者。 (3)严重肺部感染,为充分进行洗涤者。 (4)需建立人工气道但颌面部有明显外伤者。 2.操作方法: (1)患者仰卧,肩下垫一薄枕,使头稍后仰,颈部过伸位 (2)常规消毒皮肤并麻醉。 (3)在甲状软骨下方纵向切开4~5cm长的皮肤及肌膜,钝性分离纵向走行的肌肉并止血。 (4)将峡部上推或切断结扎止血,切开第三、四气管环,立即吸除血液和分泌物。 (5)将气管切口撑开,插入合适的器官套管立即拔出管芯,换置内套管 (6)缝合皮肤切口,用布带将套管绑于颈后固定,创面纱布覆盖。 (六)心肺复苏术 1.C(Compression)胸外按压 (1)轻轻摇动病人双肩高声叫喊“喂!你怎么了?” (2)如无反应、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时,可用一手扪及颈动脉5~10S,若无搏动,随即大声呼救“快来救人啊” (3)将病人置于平地或硬板床上,如为弹簧床则应在患者背部垫一硬板 。去枕仰卧,使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两下肢可抬高20°~30°。 (4)施救者用右手示指、中指沿病人肋弓处向中间滑移,在两侧肋弓交点处寻找胸骨下切迹,以切迹为标志,将示指、中指横在胸骨下切迹上方,将左手掌根部紧贴示指上方,再将右手掌根重叠放于左手背上,十指交叉,左手五指伸直,右手五指扣紧,手指离开胸壁。 (5)施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两肩、臂、肘垂直向下有规律的、平稳的用力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然后迅速放松,使胸骨完全回弹。但手掌根部不离胸骨定位点。 (6)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 (7)每次按压与放松间隔时间应一致,即各为50%。 (8)按压30次后,立即开放气道。 2.A(Airway)通常呼吸道 ⑴抢救者左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于额顶,右手托起颈后部使头后仰,然后迅速托颈部的示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颌角处,抬起下颌,使呼吸道伸直。 ⑵若病人分泌物过多,可讲头pain向一侧,将口鼻腔分泌物用纱布或手帕清除。 3.B(Breathing)人工呼吸 ⑴用按前额手的拇、示指紧捏病人鼻孔。 ⑵有条件时,可取一纱布盖住病人口部。 ⑶操作者深吸一口,张开口将病人的嘴紧紧包住,达到密合,用力向病人口内吹气,直至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