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9-浆膜腔积液检验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浆膜腔积液检验详解

浆膜腔: 人体胸腔、腹腔、心包腔和关节腔统称为浆膜腔。 正常情况下,少量,起润滑作用,不易采集。 胸腔液200ml 腹腔液50ml 心包液 10-30ml 关节腔液0.1-2ml 浆膜腔积液: 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大量液体积蓄形成浆膜腔积液。根据部位不同而分为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关节腔积液。 根据产生原因及性质不同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 漏出液:通过毛细血管滤出,并在组织间隙或浆膜腔内积聚的非炎症性组织液,多为双侧性。 产生原因及机制: 1. 毛细血管流体静脉压增高。 2. 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 3. 淋巴回流受阻。 4. 钠水潴留。 渗出液:为炎症性积液,多为单侧性。是 由于 微生物毒素、缺氧以及炎症性介质作用,使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以至液体、血液内大分子物质和细胞从血管内渗出至血管外、组织间隙及浆膜腔而形成的积液。 原因: 细菌感染,肿瘤,结核,淋巴病,类风湿、SLE等。 第一节 胸腹腔和心包腔积液检查 一、 标本采集与保存 标本采集: 由临床医师于无军条件下行穿刺术采集。 适应症: 1. 原因不明的积液。 2. 需进行诊断或治疗性穿刺 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理学、细胞学、化学检查各留取2ml,厌氧培养1ml,结核培养10ml。于无菌瓶内及时送检,以妨凝固,细胞变性、细菌破坏。 理学和细胞学检查宜用EDTA-K2抗凝。 二 、理学检查 1. 量:正常少量,病理情况增多,与病变性质及部位有关。 2. 颜色: 正常为清亮、淡黄色液体。病理情 况下有不同颜色变化。 1. 红色 : 可由于穿刺损伤、结核、肿瘤等引起。 2. 白色 : 脓性或乳白色。 3. 绿色 : 绿脓杆菌感染。 4. 棕色 : 阿米巴感染。 5. 黄色或淡黄色 :各种原因的黄疸。 6. 黑色 : 曲霉菌感染。 7. 草黄色 :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积液。 透明度: 正常为清晰、透明液体,透明度与所含细胞、细菌、蛋白质程度有关。 凝块 :正常积液放置后不会出现凝块。渗出液含较多纤维蛋白原和细菌、凝血活酶等易凝固。 比容: 与积液所含溶质多少有关,用比重计法和折射仪测定。漏出液含细菌蛋白质成分减少,比重1.015,渗出液含较多的蛋白质、细菌,比重1.018 。 三、化学检查 标本需要离心后取上清夜进行可同时与血清中某些化学成分一起测定。 一 、pH 漏出液 pH7.4 渗出液 pH偏低 pH偏低见于类风湿、结核、肿瘤、SLE. 胸水pH7.6常见于食道破裂或脓胸。 二、蛋白质定量: 测定方法与血清蛋白质定量相同。 漏出液 2.5g/l 渗出液30g/l 三 、葡萄糖定量: 方法同血清葡萄糖定量。 漏出液 : 稍低于血糖 渗出液 : 明显降低,化脓性低于结核性 原因 : 葡萄糖受细菌或细胞的酵解。 四 、乳酸铁测定: 用于鉴别积液是细菌性感染与非细菌性感染。 五 、脂类测定: 胆固醇、甘油三脂、脂蛋白电泳可鉴别真性与假性乳糜积液。 真性与假性乳糜积液的鉴别 六、酶学检查:  乳酸脱氢酶(LD):用于鉴别积液性质,漏出液与正常血清相近;渗出液活性升高,示炎症加重,癌性积液中度升高,结核略高。 淀粉酶(AMY):胰腺炎或胰腺重创或胰腺癌所致积液中淀粉酶升高可达正常血清十至几十倍。食道穿孔时唾液流入胸腔可致AMY升高,用于早期诊断。 容菌酶(LZM):结核积液明显升高,有助于诊断和预后判断。 腺苷脱氢酶(ADA):结核性积液时活性明显增高。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用于结核诊断 胸水ACE30u/l 胸水ACE/血清ACD11.0 碱性磷酸酶(ALP):肠扭转、穿孔时增高。 七、 其他 1.  铁蛋白 Ft 2.   氨  3. 纤维连接蛋白 4. 纤维蛋白浆解产物     四、免疫学检查    C-反应蛋白 肿瘤标志物: 1. 癌胚抗原 CEA 2. 甲胎蛋白 AFP 3. 癌抗原125 CA-125 4. 鳞癌细胞抗原 SCCA 5. 组织多肽抗原 TPA r-干扰素 r-INF 肿瘤坏死因子 TNF 类风湿因子  RF   五、显微镜检查 一、细胞记数: 1. 红细胞记数:对鉴别积液性质意义不大 2. 白细胞记数:记数全部有核细胞,对鉴别积液有一定意义,但不可靠。 漏出液100*10^6/l 渗出液500*10^6/l 二、有核细胞分类: 方法: 标本离心沉淀,涂片,染色后分类 漏出液:以淋巴、间皮细胞为主,中性分叶较少 渗出液:细胞种类多,各种细胞增加临床意义如下: 1.中性分叶核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