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生物复习思考资屠呦呦与青蒿素的发现
高考生物复习思考资料屠呦呦与青蒿素的发现
一、疟疾的历史
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人类对疟疾的记载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描述了疟疾的相关症状。
公元前4世纪,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记录了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到公元3~4世纪,印度古代医学经典《苏斯鲁塔集》认为,疟疾的发热病症与某种昆虫的叮咬有关。中国古代称之为“瘴气”,意大利语中疟疾“mal’aria”的意思是“坏空气”(bad air),表明中西方对这种疾病有大体相同的认识。
1820年,法国化学家皮埃尔-约瑟夫·佩尔蒂埃和约瑟夫-布莱梅·卡旺图合作,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1907年,德国化学家P·拉比推导出奎宁的化学结构式;1945年,美国化学家罗伯特·伍德沃德和其学生威廉姆·冯·多恩合作,首次人工合成了奎宁。
1934年,德国拜耳制药公司的汉斯·安德柴克博士研制出一个结构简化但药效依然很好的奎宁替代物——氯喹。
之后,氯喹药物成为抗击疟疾的特效药。20世纪,4位科学家因与疟疾相关的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以及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对奎宁和氯喹产生了抗药性;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再次肆疟东南亚,疫情难以控制。科学家们重整旗鼓,开始寻找对付这种疾病的新药。
1961年5月,美国派遣军队进驻越南,越南战争爆发。交战中的美越两军深受疟疾之害,减员严重,是否拥有抗疟特效药,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越南则求助于中国。
二、523项目
文革期间的1967年,中国在越南共产党的请求下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因为启动日期是5月23日,项目的代号被定为“五二三项目”。
各项科研工作都已停顿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也接到这项特殊任务。
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又有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的经验,当时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38岁的她被委任为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她的小组耗时3个月,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选出的胡椒“虽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的抑杀作用并不理想”;而“曾经出现过68%抑制疟原虫效果”的青蒿,在复筛中因为结果并不好而被放弃。
其后,屠呦呦在重新复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由此悟及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温破坏药物效果”。
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摄氏60度的温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她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分离获得的第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的令人惊喜的结果”。
1972年3月,按照523办公室的安排,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五二三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
当时全场振奋。在其后的临床观察中,屠呦呦不仅带头试服,还亲自携药去海南昌江疟区现场,验证治疗效果。在她报告了“30例青蒿抗疟全部有效”的疗效总结后,掀起了全国对青蒿抗疟研究的高潮。
三、争议问题
屠呦呦所在的中药研究所继续进行青蒿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最终分离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青蒿素。但是屠呦呦她组的青蒿素II临床试验结果奇差。
屠呦呦组的8例临床试验却在其中5例恶性疟患者身上出现1例反复、2例无效、2例心脏毒性反应的不良结果,不得不把试验停掉。在此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青蒿提取物中,由云南药物研究所用汽油从当地的青蒿变种大头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在临床试验中展示了极好的抗疟疗效。
据此,云南和山东都认为屠呦呦当时所得的青蒿素II其实根本不是抗疟有效单体,所以真正的青蒿素是由他们首先提纯得到的。
不过为什么屠呦呦小组最初得到的青蒿粗提物抗疟效果显著,而进过纯化的提取物临床试验却出奇的糟糕?曾参与当年项目的化学家吴毓林猜想,原因也许出在原料植物的选择上——中药药材中有两种所谓的青蒿,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和青蒿(Artemisia apiacea),现在知道仅黄花蒿中含有青蒿素,而且黄花蒿中青蒿素的含量与产地大有关系,中国北方产的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极低。
因此,也许是屠呦呦组前后采用的药材产地不同,造成了药效的天壤之别。
四、科技共同体与个人
总的来说,青蒿素的发现是很多中共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区挡土墙监测的方案.doc
- 组织安全绩效提升与重大事故预防HOP.pdf VIP
- 2021版35kV~750kV 变电站通用设备技术规范第13部分:接地变压器及消弧线圈成套装置.pdf VIP
- 心脏横纹肌瘤的科普知识课件.pptx VIP
- 2021版35kV~750kV 变电站通用设备技术要求及接口规范第2部分:高压并联电抗器.pdf VIP
- 新概念英语二册Mp3教程附音频下载-英语听力_0.pdf VIP
- 2021版35kV~750kV 变电站通用设备技术规范第9部分:低压并联电抗器.pdf VIP
- 2021版35kV~750kV 变电站通用设备技术规范第第12部分:站用变压器.pdf VIP
- 初一有理数计算700题.docx VIP
- 市政供热管网施工技术的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