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推理与证明
3.1.1 归纳推理
推理,是人们思维活动的过程,是根据一个或
几个已知的判断来确定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
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推理。
例如:
若实数a、b、c满足a=b,b=c,则a=c。
数列-1,3,-7,15,( ),63,‥‥,那么
括号中应填-31。
一个人看见一群乌鸦是黑的,于是断言“天下乌
鸦一般黑”。
‥‥‥
新课引入
阿基米德对国王说: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
个地球!”
大家认为可能吗?他为何敢夸下如此海口?理由
何在?
探究:他是怎么发现“杠杆原理”的呢 ?
一个小孩,为何能轻松
松就提起一大桶水?
修筑河堤时,奴隶们是怎
样搬运巨石的?
正是基于这两个发现,阿
基米德大胆地猜想,然后小
心求证,终于发现了伟大的
“杠杆原理”。
整个过程对你有什么启发?
“科学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观察,也离不开猜想
和证明”。
生活
观察
猜想
证明
归纳推理的发展过程
数学中有各种各样的猜想,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
想、费马猜想、地图的“四色猜想”、哥尼斯堡七桥猜
想及庞加莱猜想等等。某些猜想的证明吸引了大批的
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有的人甚至为之耗费了毕生心
血。
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 Conjecture)
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
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数学的故事
(a) 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6月30日给
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
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
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许多数
学家的注意。从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
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
哥德巴赫列举了很多的式子,然后大胆的猜想:
哥德巴赫的数字游戏:
3+3=6,3+5=8, 3+7=10,5+7=12,7+7=14,‥
6=3+3,8=3+5, 10=3+7,12=5+7,14=7+7, ‥
偶数 = 素数 + 素数
任何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的和。
他发现:
例1 在一个凸多面体中,试通过归纳猜想其顶点
数、棱数、面数满足的关系。
多面体
面数(F)
顶点数(V)
棱数(E)
三棱锥
四棱锥
三棱柱
五棱锥
立方体
正八面体
五棱柱
4
6
4
5
5
6
5
9
8
6
6
10
6
8
6
12
8
12
7
10
15
F+V-E=2
猜想
欧拉定理
例2 若面积一定,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周长最小,试
猜测结论。
解析:
计算单位面积的一些正多边形的周长,进行分析
归纳,可以发现面积一定的正多边形中,边数越多,
周长越小,所以可以得到猜测:面积一定时,圆的周
长是最小的。
以上的推理过程中,有何共同之处?
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事物具有某种属性,推断该类
事物中每一个都有这种属性。我们将这种推理方式称之
为归纳推理。
共同之处在于:
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推理是人们对事物属性的推断,那么这种判断是否一定是正确的?
观察下列推理,判断是否成立:
1. 铜、铁、铝、金、银等金属能导电,归纳出“一
切金属都能导电”。 ( )
2. Rt△,等腰及等边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归
纳出“所有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 ( )
3. 数列5,3,1,-1,-3,-5,-7‥ ‥ ,它的第20
项是-35。 ( )
√
×
×
并非所有的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
由此可见:
牛刀小试
观察图象
发现奥秘
1 2 3 4 5 6 7
前n个连续的奇数相加
1=12
根据上面给出的数塔猜测:12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