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氏大宗祠
引言
很小的时候我就对客家文化事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当时只是觉得这种文化事象既神奇又神秘和独特。随着知识的加深,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家乡文化,我意识到家乡的文化也是一笔可贵的财产,这些都值得我去深入了解。通过上客家文化概论的课,我对客家民俗民谚、文化建筑、宗教信仰等方面有了更多的收获,于是我对自己家乡文化的兴趣也越来越浓。现在,我通过自己的搜集与整理来介绍一下客家文化中------我家乡上杭的李氏大宗祠,从而让大家对我们客家文化有更好的认识。
大特点客家人还有一,入蜀都要带着两样东西:一是祖先的遗骸,二是字辈的排行口诀。在客家人看来,是一个家庭、得以延续和生长的基础,保持这个民系在血脉和文化上的沿续,就成了客家人的首要任务。因此在离开故土之前制定好字辈口诀,就成了客家人背井离乡前一道神圣的仪式。入川祖谭名义,出发前将父亲谭公禄遗骸掘起用木盒装好,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小心翼翼地带进那片自己将要厮守一生的土地上安葬,心灵上得到安慰 在传统的民族文化里,宗祠文化是一项不可蔑视的姓氏宗族文化,由于遗留下来的传宗接代思想的根深蒂固,中华民族就产生了姓氏文化,全世界任何国家的姓氏文化都没有像中国这样延续数千年来都没有间断,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其发展甚至受到严重批判,但作为一种宗族文化,一种植根于百姓骨髓的传统,还是迅速地在中国大地蔓延生息,香火不断,最具象的一面,即是宗祠文化。 宗祠,习惯上多被称为家庙、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即俗称的牌位)、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一向被视为宗族的象征。 俗话说,树大分杈。随着生命的传递、繁衍,家族也会不断扩大,扩大的结果是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自然也有不少家族远赴重洋,在海外定居,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会建立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会派生出许多新的祠堂来。
存放家族亡故先辈、举行家族内各种或处理家族事务的地方;? 详细解释
? 即。同族人祭祀祖先的祠堂。宗祠习惯上称,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不敢建宗庙,宗庙为天子专有。后来宋代提倡建立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初立祠堂时,还要从现田中每龛取二十分之一作为祭田。 清代,祠堂已遍及全国城乡各个家族,祠堂是族权与交织的中心。祠堂中的主祭——,相当于天子;管理全族事务的,相当于丞相;宗正、宗直,相当于礼部尚书与。宗祠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征。祠堂的建筑大多讲究“风水,通常是在祖先最先居住的地方,将旧房改建成祠堂;一些家族建宅时,往往先建祠堂。闽北一些小村落,无力筹建,便在村前选址设牌位,供祖先。祠堂一般多位寝(前堂)东侧,讲究的有三间二外门。正大门平常不开,只在春秋二祭或族人议大事时开启。正厅外,有储藏祭器、遗书的小房子,环绕成一个独立的建筑群。普通的祠堂只有一间正厅,正厅内设4个龛(也有8-10个龛者),龛中置一个柜,内藏祖宗牌位(称“神主牌”),4龛依次为高祖考、高祖妣和考、妣的官位、姓名。每龛前各设一矮长桌,用以摆放祭品。一些宗祠里,凡本族新添男丁要贴纸在柱上,上书×××长子(或次子等)、取名×××,以示到祖先面前报到。如今一些祠堂大厅正中大木龛中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已被各主所取代。本房死者若有子已婚(不属夭折)者,其遗像可入祖厅正堂。惠安一带,几乎所有宗祠厅堂的都贴有符篆、“金箔”及用锡箔色纸剪成的镜、尺、剪刀、等图,用以镇宅。符篆多书“北方玄武大神镇宅”、“西方白虎大神镇宅”、“东方青龙大神镇宅”、“南方朱雀大神镇宅”等。平日祠堂空屋有借给家无住房的族人居住,有的族人的灵柩也寄放在祠中。族人去世,则送香灰入祠。外出族人来谒祖寻根时,必先到祠堂祭拜,而后包上祠堂的香灰及家乡泥土带走,以示不忘根本。祠堂,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产物。在封建社会时代里,大至几千万人的总祠,小至几户人家的家祠,不一而足,随处可见。祠堂,以某一氏族为单位,是这个氏族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家族乃至民族团结的纽带,为铸造华厦炎黄子孙的遵纪守法、爱家爱国精神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今天仍有其积极的意义。李氏大宗祠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结构独特的古典式宗祠,是福建省境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祖祠。 李宋朝宝庆三年(1227),曾任汀州府宁化县儒学教谕的李火德来到上杭,看到山川秀丽,民情淳朴,于是定居在胜运里丰朗村(今稔田镇丰朗村)。李火德和夫人伍氏,勤劳俭朴,正直良善,孝友忠信,乐善好施,在当地深孚众望。由于伍氏未育,夫妇年老无子,63岁那年,由伍氏亲自操办,聘娶本村陈梅山19岁的女儿为侧室,婚后连生三子:三一郎、三二郎、三三郎和二女:桂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四章战国、秦、汉、三国时期的建筑详解.ppt VIP
- T_HAEPCI 55—2023(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协同修复与管控技术指南).pdf VIP
- 青春筑梦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启航未来职业生涯.pptx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学习伴我成长》课件.pptx
- T ACEF 111—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指南.pdf VIP
- MTT 114-2005 煤矿用多级离心泵.pdf VIP
- TACEF 112-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设备配置技术指南.pdf VIP
- GBT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 概述和导则.pdf
-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护理.pptx VIP
- 2《住宅项目规范》宣贯培训-第3章.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