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编 民事法史 第一节 婚姻与继承法律制度 一、西周的婚姻与继承制度 (一)婚姻的成立与解除 《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和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婚姻乃万世之始不可草率 1、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 (1)“一夫一妻” (2)“同姓不婚”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附远厚别” (3)“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媒氏 2、婚姻成立的形式要件 “六礼” (1)纳采 (2)问名 (3)纳吉 (4)纳征 (5)请期 (6)亲迎 3、婚姻解除的条件与限制 (1)“七出(去)” 《大戴礼》:“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2)“三不去” 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 (二)继承制度 1、宗祧继承与财产继承 财产继承附属于宗祧继承 2、嫡长子继承制度在商朝中后期的确立及其在西周的巩固 从“兄终弟及”辅以“父死子继”、到嫡长子继承 商王武丁 周公姬旦 二、 汉代婚姻与继承制度的发展 (一)婚姻制度 1、婚龄的规定 2、招赘婚 (二)家庭制度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继承制度 1、法定继承 (1)身份继承——嫡长子继承 “非子”、“非正” (2)财产继承——诸子均分 “陆贾分财” 2、遗嘱继承 “遗令”,“先令书”——书面遗嘱 “何武断剑” 三、 唐代婚姻家庭制度的特点 (一)婚姻立法 1、重聘财 “以聘财为信” 2、禁婚规定增加 (1)良贱不得为婚 (2)不得娶逃亡妇女 (3)监临官不得娶所监临之女为妻妾 3、婚姻解除条件增加 义绝——强制离婚 和离——协议离婚 (二) 家长权的法律保护 1、财产权 2、教育惩戒权 3、主婚权 : “私自婚娶杖一百” 家长权大责大,义务互负,古代社会从上到下所有人各有其责任 第二节 所有权与契约 一、西周 (一)关于土地与臣民的所有权问题 1、中期以前:王(国家)的所有权 《诗经·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大盂鼎》铭文:“授民授疆土” 2、中期以后:私田与公田 (二)债和契约 责——债 《说文解字》:“责,求也。” 《周礼》:“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判书即半书。诚信观念。 因契约而产生的债,侵权赔偿之债 从契约的标的上可分为:“傅别”、“质剂” 傅别——使用于借贷关系中的契约形式 质剂——使用于买卖关系中的契约形式 二、 秦代 (一)秦代所有权的分类 1、国家所有权 (1) 实质是皇帝所有权;(2)客体广泛:社会基本生产、生活资料及各种公共设施。 2、家户所有权 (1)真正享有者:官僚、地主、富商; (2) 客体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 (3) 不承认个人所有权。 三、汉代 (一)保护公私土地所有权相关立法 田律、田令、田租税律 (二)债 1、买卖契约 “券书” 2、借贷契约 惩罚“取息过律” 3、租佃契约 “租挈” 四、宋明 (一)宋代土地所有权的细化 宋代注重田产交易和税赋,土地租佃普遍,土地所有权、占佃权、使用权分离。用益物权(永佃权、占佃权、使用权)可独立进行转让 (二)明代土地所有权形式的特点 三种土地所有权形式:国家、私人、宗族土地所有制 第三节 经济立法 一、秦代 (一)农牧业管理与资源保护 1、农牧业管理 (1)专职官吏的设置 (2)法律详细规定 2、自然资源保护 2、手工业管理 3、商业贸易 4、财政货币管理 二、宋代 (一)市易法 1、设置机构:市易务;2、设置官职:提举;3、招募行人、牙人;4、明确规则 (二)禁榷法 榷盐、榷茶、榷酒 (三)市舶条法 市舶司 抽解 博买 三、明代 (一)茶法 官茶与商茶 捕获私茶 (二)盐法 (三)商税法 加重商税:市税、关税、舶税,明代中后期较初期明显加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