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复习提纲分析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儿科 总论 起源: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已有小儿医。 第一部儿科著作:唐代《颅囟经》。提出“纯阳”理论。 纯阳: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专科:宋代。 钱乙“儿科之圣”《小儿药证直诀》。 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 论述小麻、痘、斑、疹的第一部专著——北宋 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年龄分期 (1)胎儿期——受孕~分娩,共40周;(胎龄满28周到出生后7足天,定为围产期。) (2)新生儿期——出生~28天; (3)婴儿期——出生后28天~满1周岁; (4)幼儿期——1~3周岁; (5)幼童期——3~7周岁,即学龄前期; (6)儿童期——7~12周岁,即学龄期。 (7) 青春期 体重:清晨空腹排尿后 初生:3公斤 1~6个月: 体重=3+0.6*月龄 7~12个月:体重=6.6+0.5*(月龄-6)=3.6+0.5*月龄 2~12岁: 体重=(年龄-2)*2+12=8+2*年龄 身长:初生:50厘米,第一年增长25厘米。2岁后:75+5*年龄 头围:初生:33-34厘米。 胸围:初生32厘米。1岁时,胸围接近头围,约44厘米;2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 佝偻病及营养不良者胸围较小。 囟门:后囟关闭:出生后2~4个月内(部分出生时); 前囟关闭:出生后12~18个月。 后囟关闭比前囟关闭早。 牙齿:出生后4~10 个月开始出牙。2~2.5 岁出齐。2岁以内:牙齿数=月龄-4(或6)。 呼吸:年龄愈小,呼吸愈快。 脉搏:年龄愈小,脉搏越快。 血压:年龄愈小,血压愈低。 收缩压=10.7+0.27*年龄; 舒张压=收缩压*(1/2~2/3)。 动作发育:由上而下,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 1岁时能独立站立,扶1只手可行走;1岁半左右会走路。 语言发育:单语单句阶段:1岁以后。 小儿生理特点:(1)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纯阳”学说; (2)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学说。 阴:物质基础,即精、血、津液等物质; 阳:脏腑的生理功能。 稚阴稚阳:小儿的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 肺、脾、肾三脏较为突出: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此外,肝常有余、心常有余。 肝常有余:不是指小儿“肝阳亢盛”,是指小儿时期肝主疏泄,具有升发疏泄全身气机的功能。 心常有余:不是指小儿“心火亢盛”,是指小儿发育迅速,心气旺盛有余,呈生气蓬勃之象。 小儿时期的病理特点: (1)发病容易,迅速传变;迅速传变:“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2)脏气清灵,易趋恢复。 婴儿喂养方式: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 添加辅食的原则:由一种到多种,由少量到多量,由稀到稠,由淡到浓。 望诊:总体望诊包括望神色、望形态; 分部望诊包括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 望神色指望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 重舌舍脉 辨斑疹:大小不一,不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为斑;形小如粟米,高出皮面,压之褪色者,为疹。 看指纹:适用于3岁以内儿童。虎口到食指内侧的桡侧浅静脉,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六种基本病理脉象:浮、沉、迟、数,有力、无力。 按诊:“囟陷”:囟门凹陷,见于泻甚失水。 “囟填”:囟门高凸,见于呕吐壮热,为肝风内动。 “解颅”:囟门不能应期闭合,囟门宽大头缝开解。 “鸡胸”:胸骨高突。 “龟背”:脊柱高突,按之不痛。 “虚里”:心尖搏动处。 各论 新生儿病 第三节胎黄 定义: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疸为特征的病证 病位:肝胆脾胃 治疗原则:利湿退黄 分证论治: 常证 1)湿热郁蒸:清热利湿-茵陈蒿汤加味 2)寒湿阻滞:温中化湿-茵陈理中汤加减 3)气滞血瘀:化瘀消积-血府逐瘀汤加减 变证 1)胎黄动风:平肝熄风,利湿退黄-羚角钩藤汤加减 2)胎黄虚脱-大补元气,温阳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肺系病证 第一节感冒 定义:感受外邪引起的肺系疾病,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特征。 四季皆有,冬春两季为多; 发病年龄以婴幼儿最高;病因病机:病因:感受外邪,侵袭于肌表。 病位:肺。 治疗原则:疏风解表。 分证论治: (1)主证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加减 3)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 4)时邪感冒:清热解毒-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 (2)兼证 1)夹痰-辛温解表,宣肺化痰-疏风解表上加三拗汤,二陈汤;辛凉解表,清肺化痰-桑菊饮加减。 2)夹滞-解表兼以消食导滞-疏风解表上加保和丸 3)夹惊-解表兼以清热镇惊-疏风解表上镇惊丸加减 第三节肺炎喘嗽 定义:常见肺系疾病,为感受外邪,郁闭肺络所致。以发热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