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_形体官窍分析报告.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 形体官窍 形体官窍,主要包括“五体”、官窍及“五华”等。 形体官窍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等方面有着相对的独立性,但与脏腑有着密切关系,分别为某一脏腑功能系统的组成部分。 形体官窍及五脏外华的状态,大多径现于外,每可准确地反映着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健康状况,其犹枝叶之与根本。 形体官窍理论,是藏象学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形体 狭义的形体,特指“五体”—皮、肉、筋、骨、脉五种组织结构。 广义的形体,泛指躯体,即所有具备一定形态结构的组织,包括头面、颈项、躯干、四肢、脏腑等在内。 本节所述,主要为“五体”理论。 (一)脉 脉,即血脉,也称脉管、脉道,为血气运行的通道,故又称“血府” 。 在结构上,血脉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形成一个密布全身上下内外的网络结构。 脉与心、肺有着密切联系。 在中医学中脉尚有其他含义,可指脉象、脉搏、脉法,还可指疾病名称,属五不女之一,即“螺、纹、鼓、角、脉”中之脉。 1.生理功能 (1)运行血气:脉是运行血气的管道,使其流布于周身而循环不息,故称脉为“血之隧道”。 (2)约束血行:脉有约束血行的功能。脉既可防止血液逸出而避免出血,又可规定血流方向,使之能输布所需之处 (3)反映全身生理病理状态:脉为血府,心脏推动血液在脉中流动时产生的搏动,谓之脉搏。脉搏是生命活动的标志,也是形成脉象的动力。脉象,即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能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综合状况。 2.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脉为心所主:脉与心直接相连,在功能上,脉中之血循环往复,运行不息,主要有赖于心气推动。 (2)脉与肺、肝、脾: 肺朝百脉,周身血脉朝会于肺; 肝主藏血,调节血量,防止出血; 脾主统血,使血不溢于脉外。 (二)皮 皮,皮肤的简称。皮肤覆盖于人体表面,直接与外界接触。 皮毛,是皮肤和附着于此的毫毛的合称,包括皮肤、汗孔(玄府、气门)、毫毛(汗毛)等组织。 皮肤与肌肉的间隙古称“腠理”。其中肌肉的间隙多谓之腠,又名肌腠。皮肤之纹理多谓之理,亦名皮理。因两者相互沟通,故可合称。腠理是元气和津液输布流行的通道。 1.生理功能 (1)护卫肌体:皮主一身之表,为人体抵御外邪的屏障。卫气行于皮毛而御邪卫外。 (2)调节津液代谢:汗由津液所化。卫气的强弱,腠理的疏密、汗孔的开合,影响着汗液的分泌、排泄。 (3)调节体温:正常的出汗,具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调节体温的作用。汗出的有无及多少能正常调控,体温随之相对恒定。 (4)调节呼吸:肺合皮毛,皮毛上的汗孔也有呼吸吐纳之功。汗孔又称“气门” 。 2.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1)皮肤为肺所主: 肺能输水谷精气至皮肤毫毛,使皮肤滋润,毛发光泽。 肺宣发卫气温养皮毛、抵御外邪和调节汗孔开合。 (2)皮肤为正经分布所主:十二正经在体表各有一定的分布、滋养、感传范围,即所谓“十二皮部”。皮部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之所在。 (三) 肉 肉,包括解剖学所指的肌肉、脂肪及皮下组织。肌肉,古称“分肉”:内层肌肉组织为“赤肉”;外层皮下脂肪,古称“白肉”。 人体肌肉较丰厚膨大之处,称为“gǒng ”。 肌肉之间互相连接的缝隙或凹陷部位,称为“溪谷”。其小者为“溪”,大者为“谷”。溪谷为人体气血津液汇聚之处,亦是经络穴位所在之部。 1.生理功能 (1)主司运动:人体的正常运动,需肌肉、筋膜及骨节的协同作用。但主要依靠肌肉的正常收缩与驰张,方能使运动自如。 (2)保护内脏: “肉为墙”,肉起着屏障的作用,可保护内在脏器。 2.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脾主身之肌肉”(《素问·痿论》) 一脾化生精气以养肌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肌肉均需依赖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濡养,才能发达、丰满、健壮。 二肌肉运动以促进脾胃纳运。适度地活动四肢肌肉,有促进脾胃受纳、运化的作用。 (四)筋 筋,筋是一类刚韧有力的条束状组织,为大筋、小筋、筋膜的统称.包括现代所称的肌腱、韧带和筋膜。 筋附着于骨而聚集于关节.筋性坚韧刚劲,对骨节肌肉等运动组织有约束和保护作用。 “膝为筋之府” 全身的筋按十二正经循行分布的不同,分为手足三阴三阳之筋,合称“十二经筋”。 《内经》中有“宗筋”一名,含义大抵有二: 一是指多条肌腱筋膜的集合汇聚之处。 二是指男子的阴茎。 1.生理功能 (1)连接关节:筋附于骨而聚于节。筋连接骨节肌肉,加强关节的稳固性,还有保护和辅助肌肉活动的作用。 (2)协助运动:机体关节之所以能屈伸转侧,运动自如,除肌肉的收缩弛张外,筋在肌肉与骨节之间的协同作用颇为重要。 2.与脏腑经络的联系 “肝主筋”:生理上,肝之气血濡养诸筋。病理上,肝病不愈,易传及筋。 筋为十二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