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区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联考七年级语文(word版有)探析.docVIP

汉阳区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联考七年级语文(word版有)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第I卷(选择题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拘谨 焦虑 阐述 慷慨淋漓   B.绶带 思辩 郝然 获益匪浅   C.消遣 熹微 诚挚 悄然兴起   D.颀长 停滞 蹂躏 川流不息   2.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却____不前,就落后了。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題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____生产力,____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   A.停顿 开发 改善 B.停顿 发展 改变 C.停滞 发展 改善 D.停滞 开发 改变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 A.是 5月24日上午,数百名小学生在操场上集体诵读《少年中国说》,庆祝母校武汉市梨园小学建校30周年。   B.“俄罗斯儿童眼中的中国青铜器展”展现了俄罗斯的孩子们对青铜时代的中国文化的理解,印证了中华文明的魅力。   C.在第十届国际园林博览会上,湖北园的主体园“荆楚汉韵园”规划方案出台,1.5万平方米的展区将成为荆楚文化的秀场。 D.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内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之最,也是我国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个方面,情况就週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②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④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⑤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A.③⑤②④① B.③①⑤②④ C.⑤④③②①  D.⑤③②①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民间端午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这与南方多河流和湖泊有关。赛龙舟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后期,后来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赛龙舟是一个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活动,是在屈原等人之前就有的习俗,可能伍子胥、屈原和曹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曾用龙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赛龙舟,以湖南省沅陵县、广东省东莞市和责州省铜仁市最为著名,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赛龙舟也走出国门,先后传入了日本和越南等国。   吃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樵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实际上,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粽子,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的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称“筒踪”。晋代时,糯子才正式成为端午节食品,且品种增多,在樵米中还可加入益智仁、兽肉和板栗等,而且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经“白莹如玉”,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恭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直到现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粽子的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焰料看,北方多包小参的北京参掠;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的粽子。吃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韩国、曰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嚢 端午节佩戴香嚢的习俗由来已久,与除臭和避邪驱瘟有关。香嚢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亦称佩作、容臭,其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诉到战国时期。香嚢内装有具有挥发性香味的雄香、桂枝、花椒、辛夷、丁香等中草药,有一定的接病健身之效,古人除佩戴外还常放在床前及枕边。香嚢种类繁多,图案丰富,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猴子上竿等,不同的图案有不同的寓意。   挂艾草、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当作一项重要内容,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在门窗上插挂艾草或菖蒲。艾草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则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有些地方,人们则要“插五端”,即在门窗上挂菖蒲、艾草、胡蒜、榕枝和石榴花,以避不祥。人们还会用艾草、菖蒲、石榴花、蒜头、龙船花等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