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临床营养技术总结.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营养 临床营养与临床营养治疗 临床营养 又称病人营养,是研究人体处于各种病理状态下的需求和营养输注途径的科学,即在正常生理需要量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种类、病情、病人营养状况等,合理安排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代谢、修补组织,积极地促使疾病的转归,从而使病人早日康复。 临床营养的主要应用与研究 各类疾病的营养支持与干预 疾病和应激状态下,各类营养素的代谢特点及对疾病转归的影响。 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评定及人体组成分析。 应激状态下的营养支持与代谢调理。 营养与感染、免疫等的关系。 特殊营养因子的应用与研究。 肠道粘膜屏障损害的诊断与营养支持。 各类器官移植病人的营养支持。 营养素与药物的关系研究。 营养支持与证据医学。 营养在预防各种慢性疾病等方面的作用。 先进的营养支持途径的建立与现代输液系统的应用。 临床营养治疗: 营养治疗是临床营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临床上根据疾病的病理、病情改变和病人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制定各种不同的膳食配方或营养制剂。并通过适宜途径给予病人,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能力,促使疾病好转或痊愈的治疗手段。临床营养治疗是医院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营养治疗目的 纠正营养不良: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导致疾病迁延不愈、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和增加死亡率,所以应保证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供给。(不良与过剩) 控制病情发展:病情的转归与饮食营养有密切关系,通过合理有效的营养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或恶化。(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高脂血症、痛风等) 减轻脏器负担:限制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以减轻脏器的负担。(肾功能不全、肝昏迷、多器官功能衰竭) 促进疾病痊愈: 合理选择食物和烹调方法,均衡营养,纠正负氮平衡,促进伤口愈合和疾病痊愈。消化性溃疡。 提高抵抗能力:合理营养,全面促进健康 提供特种营养治疗:超高代谢或消化管瘘 辅助诊断:实验饮食(低肌酐试验饮食,隐血试验饮食) * * 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耿珊珊 第一节 营养与肥胖 第一节 营养与肥胖(Nutrition and obesity) 肥胖(obesity)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贮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 The condition of being obese; increased body weight caused by excessive accumulation of fat. 一、肥胖的定义、诊断及分类 (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categorization) (一) Definition (二) Diagnostic method: 1. 人体测量法 2.物理测量法 3.化学测量法 1.人体测量法 身高(body height) 体重(body weight) 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 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臀围(hip circumference) 肢体的围度(limbs circumference) 皮褶厚度(skinfold)等参数的测量。 (1) 身高标准体重法 肥胖度(%)=[实际体重(kg)-身高标准体重(kg)]/身高标准体重(kg)×100%。 判断标准:凡肥胖度 ≥10%为超重;       20%~29%为轻度肥胖;       30%~49%为中度肥胖;         ≥50%为重度肥胖。 Categories of obesity by BMI classification BMI(kg/m2) WHO BMI(kg/m2) China Risk of co-morbidities underweight ﹤18.5 ﹤18.5 Low (but risk of other clinical problems) Normal weight 18.5~25 18.5~24 Average overweight ≥25 ≥24 obese ≥30 ≥28 Class I 30.0-34.9 Moderate Class II 35.0-39.9 Severe Class III 40.0 Very severe (2)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BMI=体重(kg)/[身高(m)]2 (3)腰围和腰臀比 WHO规定: 男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