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任务一的知识点 1. 白粉病类病害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2. 锈病类病害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3. 叶斑病类病害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4. 霜霉病类病害的特点与防治措施; 5. 其它叶、花、果类病害特点与防治措施; 任务一的重点 叶、花、果类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案 任务一的难点 叶、花、果类病害的发生规律 第5章 园林植物病害及防治 第一节 叶、花、果病害 一、白粉病类 白粉病是植物上发生极为普遍的一种病害。一般多发生在寄主生长的中后期,可侵害叶片、嫩枝、花、花柄和新梢。在叶上初为褪绿斑,继而长出白色菌丝层,并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进行再侵染,重者可抑制寄主植物生长,叶片不平整,以致卷曲,萎蔫苍白。幼嫩枝梢发育畸形,病芽不展开或产生畸形花,新梢生长停止,使植株失去观赏价值。严重者可导致枝叶干枯,甚至可造成全株死亡。 (一)白粉病概述 1.月季白粉病 (1)症状识别:该病除在月季上普遍发生外,还可寄生蔷薇、玫瑰等。主要危害叶片、新梢、花蕾、花梗,使得被害部位表面长出一层白色粉状物(即分生孢子),同时枝梢弯曲,叶片皱缩畸形或卷曲。老叶较抗病,嫩梢和叶柄发病时病斑略肿大,节间缩短,病梢有回枯现象。严重时叶片萎缩干枯,花少而小,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开花和观赏 。 花蕾受害后被满白粉层,逐渐萎缩干枯。受害轻的花蕾开出的花朵呈畸形。幼芽受害不能适时展开,比正常的芽展开晚且生长迟缓。 (2)病原 蔷薇单囊壳菌 [Sphaerotheca pannosa(Wallr.)Lev.],属子囊菌亚门,单丝壳属。 (3)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在寄主植物的病枝、病芽及病落叶上越冬。翌春病菌随病芽萌发产生分生孢子,病菌生长适温为18~25℃。 分生孢子借风力大量传播、侵染,在适宜条件下只需几天的潜育期。1年当中5~6月及9~10月发病严重。温室栽培时可周年发病。 该病在干燥、郁蔽处发生严重,温室栽培较露天栽培发生严重。 月季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墨红、白牡丹、十姐妹等易感病,而粉红色重瓣种粉团蔷薇则较抗病。 多施氮肥,栽植过密,光照不足,通风不良都加重该病的发生。灌溉方式、时间均影响发病,滴灌和白天浇水能抑制病害的发生。 2.黄栌白粉病 (1)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嫩枝。叶片被害后,初期在叶面上出现白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白色粉霉斑,严重时霉斑相连成片,叶正面布满白粉 。8月底以后白粉层上陆续生出先变黄、后变黄褐、最后变为黑褐色的颗粒状子实体(闭囊壳)。秋季叶片焦枯,不但影响树木生长,而且受害叶片秋天不能变红,影响观赏红叶。 (2)病原 漆松钩丝壳菌(Uncinula verniciferae P.Henn),属子囊菌亚门,钩丝壳属。 (3)发病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在落叶上或附着在枝干上越冬,也有以菌丝在枝上过冬的。翌年5~6月当气温达20℃,雨后湿度较大时,闭囊壳开裂,放出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风吹、雨溅等传播。多先从树冠下部的叶片开始侵染,由下往上发展。子囊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子囊孢子萌发后,菌丝在叶表生长,以吸器插入寄主表皮细胞吸取营养,菌丝上不断生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借风、雨、虫等传播,多次进行再侵染。条件适宜时,造成病害大发生,7~8月为发病盛期。多雨、郁蔽、通风及透光较差时,病害发生严重。 3.瓜叶菊白粉病 (1)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花蕾、花、叶柄、嫩茎等。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白色粉霉状的圆斑,条件适宜时 ,病斑迅速扩大,连 成一片,使整张叶片 布满白粉,造成叶片 扭曲、卷缩、枯萎, 导致植株生长衰弱, 花小而提早凋谢。苗 期发病较重 。 (2)病原 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属。 (3)发病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或菌丝体在病叶及其它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气温回升时,病菌借气流和浇水传播。孢子萌发后以菌丝侵入寄主表皮细胞,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适宜发病的温度为16~24℃,湿度大、通风不良时易引起该病大发生。成株在3~4月为发病高峰,幼苗11月为发病高峰。 4.紫薇白粉病 (1)症状识别 该病主要危害紫薇的叶片,嫩叶比老叶易感病,嫩梢和花蕾也能受害。叶片展开即可受到侵染,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粉斑,后扩大为圆形并连接成片,有时白粉覆盖整个叶片。叶片扭曲变形,枯黄脱落。 发病后期白粉层上出现 由白而黄,最后变为黑 色的小粒点——闭囊壳。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招聘笔试试题2024 .pdf VIP
- 2025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低压用电客户.docx VIP
- 粗轧机AWC液压控制系统故障原因分析和改进.pdf VIP
- 2025年中国银行社会招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草原》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ppt VIP
- 市属投资集团公司下属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办法.pdf VIP
- 2025中国银行社会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社会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