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卷研究.doc

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卷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届华图杯公务员素质大赛 ——暨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全真模拟考试 《申论》试卷 华图教育 2014年9月 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模拟卷 满分100分时限18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 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80分钟。 2. 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 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 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 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 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材料 材料1 用三十余年创造了经济奇迹的中国,有一个软肋,一触即痛,那就是国人的文明素质。 在国务院召开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电视电话会议上,副总理汪洋指我国旅游消费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越来越多居民出国旅游,部分游客素质和修养不高,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旅游景区乱刻字、过马路时闯红灯、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常常遭到非议,有损国人形象,影响比较恶劣。 这是一个令国人汗颜的顽疾。在海外,往往见到公共场所仅用中文书写的告示,“请不要大声说话”、“请排队”、“请不要拿走”……身为中国人,实在无地自容。 崇尚温良恭俭让的礼仪之邦,怎会走出如此众多的无礼之人? 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很厚重,也很沉重,五四后经历了相当长的文化反思,试图去粗取精,革故鼎新。在三十年的一瞬中,先经历了“文革”后造成的信仰崩塌,继之以物欲带来的拜金狂潮,厚重的文明有被切割得轻薄的危险,谦谦君子之风也渐渐颓然倒地。中国在世界面前从古老到新生,在现代化的路上疾奔,化蛹成蝶,凤凰涅槃。当“蛹”的不完美袒呈于外面的世界,必须经历反省、修正并升华的过程,才会拥有“蝶”的自信、坦然与翩翩风度。这反省、修正、升华的过程,只能靠坚持不懈的国民教育完成。 国民教育,一向为志士仁人所重。梁启超称“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鲁迅先生为国民性改造呕心沥血;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也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材料2 我们其实也有过经由教育抵御不文明行为的成功经验。 当年上海世博会一开幕,就有不少唐突的、有违基本公德的镜头:插队、攀爬、吵架、哄抢礼品、冒充残疾人入场、乱扔垃圾甚至纵容孩子随地大小便……随即有游客在网络、媒体进行反思,在争论甚至争吵中,人们得出共识——“从我做起”。后来,周到的服务、人性化的管理、志愿者的耐心,让秩序走向井然,插队行为顿成“过街老鼠”,甚至诞生了一个在全世界范围都堪称奇迹的景观——排队七八个小时,不为果腹或任何物质欲望,只为看一场来自异邦的十几分钟的电影,只为片刻的精神享受和高科技洗礼。这发生在一直被诟病没有排队习惯的中国人身上,足以感动世界。 这是一种自发的、初步的国民教育。国民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如果将公民道德教育引向深入,让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参与进来,媒体更责无旁贷地以海外国人形像为契机,引发对国民素质的新一轮研讨,从公民道德层面向现代意识、开放意识、责任意识拓展深化,同时辅之以《旅游法》等法律的制约,国民素质改善,仍有希望。 纷纷走出国门的中国游客,好奇地睁眼看世界,而世界也好奇地通过中国游客睁眼看中国。我们曾经花大价钱在纽约时代广场播放中国形象宣传片,其实,每一个出游的中国人,是更加真实、影响更广的国家形象代言人。 知耻近乎勇,国民教育之迫在眉睫,寻找差距且放下自我中心的架子,破除习惯性掩盖缺失的“面子思想”,勇于学习别国的长处,时时提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需要坚忍的努力,并重塑国家形象。 材料3 近期,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公布2012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去年,国民语言中出现585条新词,其中“中国式过马路、最美教师、房叔”等最具代表性,“中国梦、你幸福吗”等跻身年度热词。去年的调查中,媒体的用字量大约1万个,其中2400个字是高频字,覆盖率达到99%,有30000个词是高频词,覆盖率达到95%。 参与报告调查的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杨尔弘介绍,字词使用频率的变化反映出媒体的关注点,比如“微”字频率增加,是源于媒体对政务微博、小微企业的报道,“钓鱼岛”反映出人们对于“钓鱼岛事件”的关注,“嬛”字使用频率升高是由于《甄嬛传》热播。 2012年,国民生活中出现585条新词,仍以二、三、四字词为主,完全由汉字构成的新词语有574条,比例超过98%,还有11条新词则是“中西合璧”,比如有汉字加字母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