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专题1要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件评析] 崔老师的这种办法能对教育孩子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不管崔老师的目的如何,她的行为是违法的。我国的《义务教育法》的第16条就明确地规定“禁止体罚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第15条也是很明确地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师法》第三十七条也明文规定,体罚学生,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崔老师给学生脸上刺了个“贼”字,给学生造成了肉体和心灵上的很大伤害,违反有关的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案例4] 某中学初中生死亡事件 2001年11月25日是个星期天,按学校规定这一天学生不能回家。下午没有自习课,全校自由活动,冬日的阳光洒在操场上,一些同学在打篮球。操场的南边,有一个放倒了的篮球架,它的篮筐铁圈儿坏了被搞下送去修理,学校就把这个没有蓝筐的球架暂时放在这里。它的篮板竖立着,整个篮球架侧躺在地下,远远看去像—个侧卧而睡的巨人。15时许,初二(6)班的男生王某和另外三个男同学在这个球架上爬上爬下,嬉戏玩耍,突然,不知一股什么力量使这个侧卧着的篮球架猛然“翻了个身”,砸了王某头部一下,王某立时瘫倒在地。“哎呀,王某砸着了!”同学们把他送到医院,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 评析 学校修理篮球架将其侧倒在地,就应当注意安全。王某等在篮球架上玩耍,篮球架翻倒造成王某死亡,主要责任在学校,学校管理不善、存在过失。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 (2)、住房   《教师法》第2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 长期以来,由于教师职业属于低薪职业,教师的住房条件较差,而工作特点又需要安静的工作环境,《教师法》、《教育法》将解决教师住房问题的政策上升为法律,体现了国家要解决教师住房困难的决心,也为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提供了执行教师住房优惠方面的法律依据。 * (3)、医疗保健 《教师法》第29条规定:“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医疗结构应当对当地教师的医疗提供方便。” 医疗保健是教师生命健康的重要保证。法律将教师的医疗保健规定为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从而使教师的医疗保健得到法律的保障。 * (4)、养老保险 《教师法》第30条规定:“教师退休或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者退职待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适当提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退休教师的退休金比例。” 教师在其退休离职后,国家给予良好的安置,是社会对教师的尊敬和回报。这对稳定教师队伍、解决教师退休后的生活待遇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 * 第二讲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注意 的法律问题以及法律责任 * 一、教师与未成年人保护法 1991. 9.4 1、教师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1)保障权益原则 2)尊重人格原则 3)适应身心原则 4)教保结合原则 * 2对教师的要求 1)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 2)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充分发挥教师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中的特殊作用 * 二、教师与民法 一)、民法 1986.4.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民法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4等价有偿原则 2自愿原则 5诚实信用原则 3公平原则 6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 三)、民事权利 1、财产所有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2、债权 3、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发明权、发现权) 4、人身权(人格权、身份权) 四)、民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应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违约的民事责任与侵权的民事责任。 * 五)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又称为民事责任的形式,是指民事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措施。   根据《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碍。   (3)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6)修理、重作、更换。   (7)赔偿损失。   (8)支付违约金。   (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10)赔礼道歉。   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 三教师与刑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