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课程《感恩从现在开始》.doc
前言:学会感恩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不懂,但我们在生活中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的同时,却常常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和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之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尊贵,或看似怎样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时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就必然会不断地涌现出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激同学的帮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
感恩是爱和善的基础,我们虽然不可能变成完人,但常怀着感恩的情怀,至少可以让自己活的更加美丽,更加充实。而感恩是需要学习,需要培育的。西方的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求他们写感恩日记,感恩阳光、感恩自然、感恩一切给予微笑和爱的人。所以培育感恩情结,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如果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那天天都是感恩节,这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我们搜集整理了这本青少年感恩教育读本,读本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诗歌、散文、日记、书信、故事、演讲稿等等,旨在倡导青少年朋友知道感恩、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从小培养一颗感恩的心。
编写说明
本感恩教育读本,我们搜集了古往今来一些典型的感恩故事、诗歌、散文、日记,并精心进行了整理、分类。本读本由古文类、故事类、书信类、日记类、诗歌类、演讲稿类和美文类七大部分组成。
古文类主要收集了部分《三字经》这篇经典古代感恩教育名作,我们分断进行了注释、评析。《二十四孝》的二十四个故事,让读者知道何谓二十四孝及其故事由来。
书信类、日记类、诗歌类、演讲稿类和美文类主要收集整理了当今青少年感恩老师、父母、社会的信件、散文、诗歌、演讲稿、感谢信等等。
衷心感谢支持本读本编写工作的老师们、朋友们。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广大教师和学生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改。
主编:张宏杰
副主编:张小波
目 录
1、三字经………………………………………… 1
2、二十四孝………………………………………4
3、游子吟…………………………………………15
4、母亲……………………………………………16
5、感恩父母………………………………………17
6、父亲……………………………………………19
7、感恩父母演讲…………………………………21
8、感谢师恩………………………………………23
9、感恩老师(一)………………………………25
10、感恩老师(二)………………………………27
11、老师的眼睛……………………………………30
12、献给老师的诗…………………………………31
13、一位小学生的特殊感谢信……………………33
14、真情感恩日记5则……………………………36
15、学会感恩………………………………………41
16、感恩……………………………………………43
17、感恩大自然……………………………………45
1、三 字 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三字经》释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自性都是圆满的(此处“善”非善恶之善,是指刚出生的婴儿平等对待一切万物没有分别,像水一样纯净。每一个婴儿,父母的教导及生长的环境不同,教养、习惯以及对世界的认知也就不一样了。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写什么,他就呈现什么。),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善与恶及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如果懒惰不教育,那么就会偏离圆满的本性。教育最好的方法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