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名师对话】(课标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课时跟踪训练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课时跟踪训练(十四)
一、选择题
1.(2015·新课标全国卷)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解析] 本题考查明成祖迁都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使得国家的政治中心逐渐转移到北京,这使得经济发达的南方要为北方的政治中心提供物资支持,因此在客观上促进了南北的贸易繁荣,故B项正确。A项是主观目的,而不是客观作用,故A项错误;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区域性商帮的形成,故C项错误;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我国的经济文化格局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其重心仍然在南方,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15·江苏卷)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材料中的诗歌主要描述了吴江县丝绸贸易繁盛的景象,并未表明集市是否有时空限制,故A项表述错误。“走中原”的不是“家庭纺织工”,而是商人,B项错误。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基本的经济政策之一,虽然清朝民间商业发展繁荣,但该政策并未改变,C项错误。从材料看,之所以会出现“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3.(2015·浙江卷)“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解析] 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考查“丝绸之路”。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的说法不正确,应为唐宋以来,故A项符合题意。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说法正确,故B项不符合题意;明清政府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贸易发展,故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之前,世界处于相对隔绝状态,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故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4.(2015·河南商丘高三二模)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纸币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 )
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C.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北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但到了明清时期“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由此可知材料体现了从南宋到明中叶由政府推行纸币到政府认可民间的白银流通,因此这说明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到挫折,正确答案为A项;B、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材料说明的是货币问题,而不是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故排除C项。
[答案] A
5.(2015·湖南长沙高三一模)下表为清代前期中国人口增长表,造成清代人口增长能够远远超过明代的根本原因是( )
年代 明洪武26年公元1393年 明万历28年公元1600年 清康熙30年公元1700年 清乾隆59年公元1794年 清道光30年公元1850年 人口数量 0.7亿 1.97亿 1.50亿 3.13亿 4.30亿 A.政府为增加人口税的有意推动
B.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
C.中医药学的发展降低了死亡率
D.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物种交流
[解析] 本题考查清代前期农耕经济的发展。本题题眼为“根本原因”,图表体现了清代人口增长远远超过明代,直接原因应该是粮食产量的提高,即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种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玉米、甘薯是从美洲经东南亚传来的,这又是因为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物种交流,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6.(2015·三门市模拟)《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 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解析] 阅读材料从材料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可以看出从管理的角度来设计都城,A是在宋代,B材料中没有涉及。
[答案] C
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高考物理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17 力学实验(含解析).doc
- 2016年高考物理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18 电学实验(含解析).doc
- 2016年高考物理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19 力与运动综合计算题(含解析).doc
- 2016年高考物理母题题源系列 专题20 电与磁综合计算题(含解析).doc
-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7版高考地理专题汇编 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
-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7版高考地理专题汇编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讲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doc
-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7版高考地理专题汇编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讲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doc
-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7版高考地理专题汇编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doc
-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7版高考地理专题汇编 第二十三单元 环境保护(含解析).doc
-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2017版高考地理专题汇编 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家庭路由器密码修改.doc VIP
- 光伏施工电站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docx VIP
- 退换货应急服务措施及保障.docx VIP
- 医疗器械公司组织机构图和部门设置说明【模板范本】.docx
- 2020年最新小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三).docx VIP
- 拼多多法律顾问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腾讯法律顾问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小米法律顾问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网易法律顾问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惠普HP DeskJet Ink Advantage Ultra 4800 系列参考指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