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热诊疗学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并发症 可出现中毒性肝炎、心肌炎、输液过量、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二重感染、急性血管内溶血等。 六、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减少,多数病例早期开始下降,第4~5天降至最低点,白细胞分类计数以中性粒细胞下降为主。多数病例有血小板减少,最低可降至10x109/L以下。 2.尿常规:可见少量蛋白、红细胞等,可有管型出现。 3.血生化检查: 超过半数的患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升高,部分患者心肌酶、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呈轻中度升高,少数患者总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 部分患者可出现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出凝血功能检查可见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和部份凝血活酶时间延长,重症病例的凝血因子Ⅱ、Ⅴ、Ⅶ、Ⅸ和Ⅹ减少。 4.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 可采集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液标本送检。有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尽快检测,无病原学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留取标本送指定机构检测 急性发热期可应用登革热抗原(NS1)检测及病毒核酸检测进行早期诊断,有条件进行病毒分离。 初次感染患者,发病后3~5天可检出IgM抗体,发病2周后达到高峰,可维持2~3月;发病1周后可检出IgG抗体,IgG抗体可维持数年甚至终生;发病1周内,在患者血清中检出高水平特异性IgG抗体提示二次感染,也可结合捕获法检测的IgM/IgG抗体比值进行综合判断 七、影像学检查 CT或胸片可发现一侧或双侧胸水,部分患者有间质性肺炎表现。 B超可见肝脾肿大,重症患者还可表现胆囊壁一过性增厚,并出现心包、腹腔和盆腔积液表现。 CT和核磁共振可发现脑水肿、颅内出血、皮下组织渗出等。 八、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登革热的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做出登革热的诊断。 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作出诊断。 1.疑似病例:符合登革热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5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区,或居住地有登革热病例发生),或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 2.临床诊断病例:符合登革热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史,并有白细胞、血小板同时减少,单份血清登革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确诊病例: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急性期血清检测出NS1抗原或病毒核酸,或分离出登革病毒或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转或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 * * 全球有25亿人有患登革热的危险 每年有5000万到1亿人感染登革病毒 每年有50万登革热住院病例 每年有2万以上病例死于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为指导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登革热,参考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登革热诊断、治疗、预防与控制指南》,结合我国登革热疫情及临床特点,特制定本指南 WHO登革热临床分型 典型登革热 登革热 (1997) 登革出血热 登革休克综合症 普通登革热 登革热 2009新指南 重症登革热 传播媒介 Aedes aegypti 埃及伊蚊 Aedes albopictus 白蚊伊蚊 登革热在全球分布 全球有25亿人有患登革热的危险 每年有5000万到1亿人感染登革病毒 每年有50万登革热住院病例 每年有2万以上病例死于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全球登革热发病数及流行国家分布 1991-2011年全国登革热流行趋势 报告的登革热病例数较2010年出现不同比例下降。 广东省登革热地区分布,1990-2010 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 潮州、汕头为主的潮汕地区 湛江、阳江为主的粤西地区 发病月份分布,1990-2010 8~10月报告病例占92.4% 7~11月报告病例占99.1% 登革热病例年龄分布 一、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5~55nm,不耐热,50℃30min,或100 ℃ 2min均可灭活 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DENV-1、DENV-2 DENV-3和DENV-4),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 历年广东登革热病例病毒型别 1978:D4 1980:D3 19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