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单元质量评估新人教版必修3详解
【世纪金榜】2015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单元质量评估 新人教版必修3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2014·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解析】选C。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一个种群,故A选项正确;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调查壁虎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故B选项正确;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仍处于动态变化中,故C选项错误;由于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造成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故D选项正确。
2.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可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种群中各个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则该种群属于稳定型
不同种群中个体在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都相同
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
3.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乙图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乙图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乙图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乙图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4.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肯定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原田鼠种群密度时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
【
(1)偏高:一般情况下,导致第二次捕获中标记个体数比实际数值小的因素,都会导致最终的调查数据偏高,如被标记的个体不容易再次捕获、标记物脱落等,都会导致调查数据偏高。
(2)偏低:若标记明显,被标记的个体第二次更容易被捕获,会导致调查数据偏低。
5.下图是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图中曲线的标号与下列各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种群数量最大的点 ②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点
③该种群迁入后环境阻力开始明显增大的点
④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捕获后种群数量应该维持的点
⑤若该动物为老鼠灭鼠应该开始的点
C.d b c b a D.c a d c d
【解析】选C。根据曲线可知,种群数量最大点为d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点为b点;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从c点开始的;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捕捞后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故捕捞后种群数量应维持在b点;灭鼠需要在种群增长速率未达到最大之前进行,应在a点。
6.(2014·北京高二检测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下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不易受到影响的群落是
A.群落甲 群落乙 群落丙 群落丁
【
(1)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受影响最大的是哪个群落
提示:群落乙。
(2)群落甲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种间关系是哪种
提示:捕食。
7.(2014·荆州高二检测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只蝌蚪甲、乙、丙各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编号 捕食者数量
只 蝌蚪存活率 甲 乙 丙 0 87 7 40 2 2 58 30 25 3 4 42 32 11 4 8 20 37 10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8.(2014·淮北高二检测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
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聚集在一起的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种群都呈“”型增长
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
群落内的种间竞争比种内斗争剧烈
群落中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9.(2014·南通高二检测下表为某退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高三生物5月公开课:生态系统的功能专题复习详解.ppt
- 2015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详解.ppt
- 2015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库仑定律电场力的性质详解.ppt
- 2015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生物与环境马丽详解.ppt
- 2015高三生物复习专题培优课详解.doc
- 2015高三生物必修一前四章单元检测详解.doc
- 2015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物(上课用)详解.ppt
- 2015高中一轮生物复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详解.ppt
- 2015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酯》新人教版选修5详解.ppt
- 2015高中生物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基础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详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