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一轮复习—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详解
第22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九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岳麓版
必修Ⅱ
Contents Page
目 录 页
考点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与三
大改造
考点二 1956~1976年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的成就和教训
答题必背要语
热考视角
练出高分
考点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与三大改造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过渡时期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考点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与三大改造
图解识记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考点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与三大改造
重工业
工业体系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考点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与三大改造
图解识记 “一五”计划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考点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与三大改造
1.目的:为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1)农业:1953年,试办以土地入股、 为特
征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颁布《关于
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掀起兴办高级农业合
作社的高潮。
(2)手工业:1953年,中央决定推进手工业合作社运
动,开始从供销方面入手,后来变为一次性合作
化的办法。
2.过程
统一经营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考点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与三大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利用、
限制和改造的策略,将其变为国家资本主义。
1953年底,党中央调整政策,实行个别企业的
。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
业的公私合营。
2.过程
公私合营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考点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与三大改造
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 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计划经济
归纳总结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二、三”
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
两大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三项成果: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主题一 “一五”计划的特点和成因
1.两大特点:优先发展与国防相关的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2.四大成因
(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从现实的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考点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与三大改造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3)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都比较快。社会主义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4)从各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考点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与三大改造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讲史料
史料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导读 史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状况:我国重工业极端落后,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安全。
考点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与三大改造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练史料
史料 (2013·福建高考,节选)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考点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与三大改造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探究 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答案 设想: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
不同: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考点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与三大改造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主题二 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工业化及生产关系改造
1.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