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人民版.doc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人民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人民版.doc

东台市富安镇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试题 命题人: 06.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儒家的“五经”不包括 A.《诗经》 B.《礼》 C.《春秋》 D.《论语》 2.提出“君轻民贵”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 荀子 C.墨子 D.韩非 3.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是 A.无为而治 B.小国寡民 C.唯物主义 D.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4.孔子、孟子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二程 C.朱熹 D.王阳明 5. 董仲舒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是 A.倡导儒学 B.实践法政 C. 儒学独尊 D.养士求贤 6.明末清初思想家中哲学成就最大的是 A.李贽B. 黄宗羲 C.王夫之D.顾炎武 7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开始出现B. 以考试成绩作为标准选定官员 C.考试只考儒家经典 D.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官制度 8下列历史人物中,最早主张复兴儒学的是 A.韩愈B. 柳宗元 C.李翱D. 周敦颐 9下列思想家中提出“致良知”学说的是 A.王阳明B.朱熹C.程颐D.程颢 10顾炎武的代表作是 A. 《宋论》B. 《焚书》C. 《日知录》D.《 明夷待访录》 11中国四大发明中,最早走向世界的是 A.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 12我国能够制造早期的自动爆炸的水雷和定时炸弹始于 A.宋朝B.元朝C. 明朝D.清朝 13.“书圣”是 A.王羲之B.吴道子C.杜甫D.柳公权 14.“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下列哪位画家的评价 A.王维B. 李白C. 苏轼D. 韦庄 15代表作品为“三吏” “ 三别”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B. 杜甫C.白居易D. 杜牧 16下列作者和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A.吴承恩的《三国演义》B. 罗贯中的《水浒传》 C. 冯梦龙的《封神演义》D.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7主要是哪些地方戏曲的融合形成了京剧 A.徽剧汉剧 B.徽剧 昆曲C.昆曲汉剧D. 昆曲 秦腔 18鸦片战争前后,最早向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A.魏源B. 林则徐C. 曾国藩D. 康有为 19下列维新人士中,直接批判君主制度的是 A.严复 B.康有为C. 梁启超D. 谭嗣同 20下列社会主义思潮来自日本的是 A.新村主义B. B. 无政府主义C.实用主义D. 泛劳动主义 21三民主义中反映土地政策的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没有反映 22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与确立时期是 A.大革命时期B.大革命失败后C. 延安时期D.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23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 24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A.邓小平南巡讲话B.十四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 十五大 25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 十五大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0分,共计33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而无耻(羞耻之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正)。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曰: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五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请回答: (1)以上材料都围绕着一个什么中心问题?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四所提出主张的核心。 (2)上面哪种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 (3)材料一中的“德治”与我们今天的“德治”有何本质不同? 27、材料一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材料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材料三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回答:①三段材料分别是哪一种文学体裁?(3') 材料一中的两段古诗作者分别是谁?两者的地位如何?(6') ③材料二的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