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主要内容: ⑴ 总则:包括对工程概况、评价工作的分级、评价范围、评价期限和评价工作程序的规定 ⑵ 工程调查与分析:包括工程资料收集、工程分析、关键问题识别和生态评价因子筛选 ⑶ 生态环境状况调查:包括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环境状况、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公众参与 ⑷ 生态现状评价:包括评价要求、生态参数数值的汇总和整理、生态制图和现场测试、现状评价和重要评价因子再确定 ⑸ 影响预测:包括预测内容、预测方法、生态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⑹ 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及替代方案 ⑺ 结论 生态环境:是指除人口种群以外的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生物所组成的生命系统。 生态环境质量:是指上述生态系统在人为作用下所发生的好与坏的变化程度。 生态环境评价:人们开发、利用甚至破坏周围的生态系统,使它们发生了改变,对这些改变及其给人们的影响做出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及评价。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对人类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并提出减少影响或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与措施。 敏感区和生态保护日标 根据《建设项日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2号令,2008),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特殊敏感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重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沙尘暴源区、荒漠中绿洲、红树林、珊瑚礁等; ◆社会关注区: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目的: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解决环境优美和持续性问题,为区域乃至全球的长远发展的利益服务。 研究对象:所有开发建设项目,当然也包括区域开发建设。 任务:研究人类的开发建设活动所造成的某一生态系统的变化,通过实施一系列改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增强生态系统的功能。 坚持重点与全面相结合的原则。既要突出评价项目所涉及的重点区域、关键时段和主导生态因子,又要从整体上兼顾评价项目所涉及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因子在不同时空等级尺度上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 坚持预防与恢复相结合的原则。预防优先,恢复补偿为辅。恢复、补偿等措施必须与项目所在地的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相适应。 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生态影响评价应尽量采用定量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当现有科学方法不能满足定量需要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实现定量测定时,生态影响评价可通过定性或类比的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依据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和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将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如表1所示。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可做生态影响分析。 (1)环境标准(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标准) (2)规划目标与指标、功能区划 如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风景区 (3)科学研究确定的承载力、容量、阈值 (4)法规、规定(资源法、环境法、环评法) (5)行业规范与产业政策 (6)背景值(现状)或本底(理想状态) 如生物量、生产力、生物多样性、森林覆盖率 (7)特定生态问题的限值类比(已有性质、规模以及区域生态敏感性相似项目的实际生态影响类比) (8)相关领域专家、管理部门及公众的咨询意见。 1、生态环境影响识别要点 ? 作用主体: 全面性(主、辅、配、公、环) (建设项目) 全过程(勘、选、设、施、运、闭、退) 作用特点(集中?长期?物理?…) ? 影响受体: 类型与组成(主导因子) (生态系统) 特点与状态(整体性、脆弱性) 敏感问题(限制因子、敏感目标…) 资源问题(经济意义、特色资源…) ? 影响效应: 性质(正负?可逆?累积?) 程度(强度、长短…) 范围(直接、间接) 可能性 敏感目标 2、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程度识别 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可用等级划分来反映,按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两类分别划级。 环境敏感度是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质量的情况下,环境因子对外界压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学食堂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模板范文).docx
- 第9课 互传密信有诀窍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五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根本原因分析精神病人自杀RCA.pptx VIP
- SL523-2024 水土保持监理规范.docx VIP
- 路面结构层厚度评定表(代表值自动计算).xls VIP
- 雨虹防水质保合同范本Word模板.docx VIP
- 旅游产品策划与设计422全书教学课件电子教案.ppt
-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中MyD88的研究进展_吴燕燕.pdf VIP
- 2024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规范.docx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全一册 第1课 生活处处有算法 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