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拿治疗 小儿伤食泻、小儿保健 罗 建 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 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保健 小儿推拿手法 摩腹 捏脊 按揉足三里 按揉迎香穴 按揉四神聪穴 揉腹 揉背俞穴 小儿推拿手法 摩 腹 (1)位置:腹部。 (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 分钟。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小儿推拿手法 揉 腹 (1)位置:腹部。 (2)操作:操作者中指放于神阙、天枢穴,食指放于中脘穴,力度以皮肤凹陷3~5mm为宜,顺时针方向揉腹5~6min。 (3)功效: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小儿推拿手法 捏 脊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2)功效: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 小儿推拿手法 (3)操作手式 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 小儿推拿手法 (3)操作步骤 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 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 遍。从第2 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在第5 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6 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 小儿推拿手法 (3)操作步骤 小儿推拿手法 揉 背 俞 穴 (1)位置:背部背俞穴 (2)操作:操作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分别放于脾俞、胃俞、三焦俞,力度以皮肤凹陷1~2mm为宜,点揉2~3min,先左侧,后右侧。 (3)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小儿推拿手法 按揉足三里 (1)位置: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2)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 分钟。 (3)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 小儿推拿手法 按揉四神聪穴 (1)位置: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 寸处,共4 穴。 (2)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 分钟。 (3)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小儿推拿手法 按揉迎香穴 (1)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2)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 分钟。 (3)功效:宣通鼻窍 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 一.诊断 二.适应症 三.鉴别诊断 四.治疗机理 五.操作规范 六.技术要点 七.注意事项 一.诊断 ⑴西医诊断标准: ①大便次数增多,一般不超过10次/日; ②大便多为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粘液; ③伴有呕吐,食欲不振; ④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⑤常由饮食因素引起。 ⑵中医诊断标准: ①大便清稀或如水样; ②大便酸臭或如败卵,夹有奶瓣或食物残渣; ③腹痛,泻后痛减; ④纳呆,嗳腐吞酸; ⑤舌苔垢或厚腻,脉滑。 二. 适应症 ①年龄为3个月~7岁的患儿,性别不限。 ②糊状便、蛋花样便或黄色水样便,每日不超过10次; ③或伴有呕吐,食欲不振; ④病程不超过两周。 三.鉴别诊断 感染性腹泻(肠炎、痢疾、霍乱) 四.治疗机理 根据俞募穴理论“五脏有疾取其俞”,“六腑有病取其募”,揉腹(揉中脘、揉神阙、揉天枢)、揉脾俞、揉胃俞、揉足三里使脾胃等消化器官的兴奋性提高,增强消化吸收功能,从而起到健脾和胃、消积导滞作用。 五.操作规范 ⑴揉腹:顺时针5~6分钟; ⑵揉足三里:左手逆时针、右手顺时针方向旋揉2~3分钟; ⑶揉背俞穴:点揉2~3分钟,先左侧,后右侧; ⑷捏脊:大杼穴向下至下髎穴重复捏提6~9遍,再从下髎穴向上至大杼穴处重复捏提3~6遍; ⑸根据年龄、体质强弱不同,调节用力的大小。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次为1疗程。 六.技术要点 治疗时,选准穴位,用力均匀,根据年龄、体质强弱不同,调节用力的大小。 做到:手法灵活,柔和有力,轻而不浮,重而不滞,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手随心动,法从手出。 摩、擦、推手法力量不能太轻,太轻容易擦伤皮肤;点揉推手法不能太重,太重会使皮下组织挫伤;揉腹捏脊时注意保暖,不能让患儿腹部、背部长时间暴露,以免受凉感冒,加重病情;对滑石粉过敏者可用姜汁替代。 另外治疗过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