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肠梗阻的中医护理解答.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砀山县中医院 汪瑾 粘连性肠梗阻的中医护理 概述 肠梗阻是指肠腔内容物在肠管内通过障碍,从而引起腹胀,腹痛,呕吐,肛门不排气排便。 病因病理 病因 腹部手术引起的肠粘连,腹外和腹内疝,肠腔蛔虫和粪石,肠麻痹等。 病理 肠管内液体,气体不能排除引起腹胀,腹痛,呕吐;大量液体积聚在肠腔内不能吸收入血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临床表现 症状 腹痛 腹胀 呕吐 肛门不排便排气 视 腹部有肠型及其蠕动 触 腹部压痛和扩张的肠管 扣 腹部鼓音 听 肠鸣音亢进,气过水生 中医认为肠梗阻属六腑疾病的腹痛”、“肠结”范畴。六腑的生理特点是传化水谷、泄而不藏、实而不满、降而不升、以通为用。肿瘤患者癌毒内盛,殃及肠道,使之传导失司,肠道痞塞不通,气血不畅,通降失调,不通则痛,气滞则胀,气逆则呕。故临床表现为痛、呕、胀、闭、热等腑气不通的症状,舌苔多腻或黄腻。在临床治疗上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采用通里攻下、行气活血、化痰解毒为主的辨证论治原则,使六腑气机通调,升降平衡,恢复泄而不藏的生理功能。而中药灌肠可使药物迅速被直肠黏膜吸收,发挥通便的疗效,可以减轻肠腔膨胀,有利肠壁血液循环的恢复,减少肠麻痹的机会 治疗 中药口服或胃管注入 中药灌肠 中药敷脐 中医针刺 基础治疗 中药口服或胃管注入 可以起到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中药灌肠 适用于肠梗阻的早中期和单纯性不全性梗阻(大黄,芒硝,丹参,枳实,桃仁) 1.2.2 操作方法 1.2.2.1 方药 大黄10―20g开水浸泡20分钟;芒硝10―20g后下 1.2.2.2 操作体位 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5―20cm。 1.2.2.3 灌肠管的选择和插入深度 实验组以25―30cm为宜。对照组插入深度10-15cm 1.2.2.4 灌肠中药温度 37~39℃。温度过低对肠粘膜刺激性大,温度过高易烫伤肠粘膜。 1.2.2.5 灌肠药量、次数、速度 每次200―300mL;每天2次;滴入速度40―60滴/min。滴人后让患者右侧卧位。 1.2.2.6 灌肠操作 让患者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5―20cm。将配制好的中药液200―300ml倒入无菌输液瓶内,摇匀,插入一次性输液器,润滑管端, 嘱患者深呼吸减轻腹压,促使括约肌松弛,易于插管。自肛门插入25―30cm,以患者感舒适无便意为度。滴入速度40―60滴/min。滴人后让患者右侧卧位,保留药液60―120min。每天2次。 中药敷脐 芒硝(300g) 吴茱萸(300g) 1.2.1 中药敷脐治疗的理论根据 中医理论根据 中医学认为,脐为任脉之神阙穴,任脉乃奇经八脉之一,交叉贯穿于十二经脉之间,为经络之总枢,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在脐部外敷药物,可通络活血,行腹部气机,消除腹胀。脐者,肾间之动气,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上至泥丸,下到涌泉,实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海洋,故有神阙主百病之说。《理瀹骈文》中指出:“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敷脐为第一捷法” 现代理论根据 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的最晚闭合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内有丰富的血管及大量淋巴管与神经,故渗透性强,药物分子较易透过脐部皮肤的角质层进入细胞间质,迅速弥散入血到全身 芒硝外敷脐部 选用纯净芒硝200~300 g,装入棉布袋内, 封闭后平铺于脐部。用宽胶布或敷贴、腹带固定。 棉布袋潮湿或芒硝结块后 即予更换,一般每日1~2次。芒硝咸苦而寒,具有较强的泻热通便、 润下软坚作用。 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钠,以硫酸根离子形式存在,为高渗状态,它 除吸收一部分空气中的水分外, 还能大量摄取腹腔内的渗出液,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吴茱萸外敷脐部 吴茱萸30克,研为细末,加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 贴敷于肚脐孔处,外用敷料盖住并以胶布固定,每12小时换药1次。 吴茱萸辛、苦而热,入肝、脾、肾经,上可暖脾胃,下可温肾阳, 有疏肝下气、散寒止痛之效,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肠功能恢复。 中药敷脐治疗的技术、方法和药物选择 芒硝外敷脐部 选用纯净芒硝200~300 g,装入棉布袋内,封闭后平铺于脐部。用宽胶布或敷贴、腹带固定。棉布袋潮湿或芒硝结块后即予更换,一般每日1~2次。芒硝咸苦而寒,具有较强的泻热通便、润下软坚作用。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钠,以硫酸根离子形式存在,为高渗状态,它除吸收一部分空气中的水分外,还能大量摄取腹腔内的渗出液,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吴茱萸外敷脐部 吴茱萸30克,研为细末,加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 贴敷于肚脐孔处, 外用敷料盖住并以胶布固定, 每12小时换药1次。吴茱萸辛、苦而热,入肝、脾、肾经,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