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诗人玉屑》记载:“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未早也。不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说话和写文章都要遣词造句,而各种富有生命力的作品都需要经过对词句的推敲琢磨。 如果中心词是动词,那么“修饰语+中心语”就是状中偏正词组,其中修饰语叫做状语,例如“静静地听”,“听”是动词,“静静”就是状语。 书面上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常用“的”字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之间常用“地”字连接。 1、准确精当。“辞达而已矣”(孔子) 朱自清《背影》:“他给我(找、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叫、要、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3、形象生动 反映生活、描写人物,能做到细腻生动,真实可感;写景状物,则使人仿佛伸手可及,举目可见,如临其境。 一个多钟头以后,我们穿出了迷茫昏暗的后峡,这时眼前突然明亮起来,只见落日衔山,河谷里出现了闪光的梧桐树和随风摇摆的柳林。河的两岸麦田金碧,村屋点点。路边野玫瑰和姊妹花香气扑鼻。沿着低冈一带草原平铺,牛羊在夕阳下把千万条黑影投落在绿草上……(碧野《雪路云程》) (三)、选词——选择和运用词语的主要方法 1、精心挑选关键词语 轻风(摇、舞、扶)细柳, 淡月(映、隐、失)梅花。 2、恰当使用修饰词语 句子中的某些词语,经过恰当的修饰点染,不但能增加信息量,而且会更富于感情色彩。 “中国少年南极归来”、 “两名少先队员从南极回到北京”, “赴南极访问圆满完成 吴弘、杨海蓝笑眯眯回来了” 有些词语加上巧妙的修饰语还可以获得特殊的讽刺、戏谑的戏剧效果,例如“马克思主义老太太”、“超生游击队”、“豆腐渣工程”等等。 3、要注意词语的巧妙配合 在写作中能把有些词语巧妙地配合使用,能大大提高表达的效果。 “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靠的,实际是隔而未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添了景致的深度。 ——叶圣陶《苏州园林》 “石景山区添石景” “开字当头,只开不封,开封扩大对外开放” 这些词语配合得新鲜巧妙,当然对读者就很有吸引力。 美文欣赏 《舞动的旋律》:“当演奏者翻开琴盖,一眼望见的便是黑键安静地躺在白键上整整齐齐地站成一排。黑白琴键像舞动的精灵上下跳跃,动人的音律流淌在周围,灵魂被唤醒,所有的暖意渐渐散漫开来。纤细的手指游走在上面,留下浓浓的依恋和爱意。” 唐·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卢延让: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这几句诗表明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十分重视语言的选择和锤炼。他们性好佳句。并认为要写出佳句,就必须有足以使人吃惊的语言。他们执着地追求这种语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诗人对诗歌语言的刻意求工,对文学创作的严肃认真态度,是他们成为伟大诗人的重要条件之一。 1. 一字之师 《屈原》中婵娟怒斥宋玉: “宋玉,我特别地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郭沫若同演员张瑞芳商量,改为:“你是没有骨气无耻的文人!” 演员张逸生,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事后郭沫若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讲这件事,尊称张逸生为“一字之师”。 3、富有生命力的名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选词和炼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 一、选词 (一)修饰语与中心语 修饰语是对中心语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成分,如“勤奋的学生” 、“灵活施教”中,“勤奋”和“灵活”就是修饰语,而“学生”及“施教”这类被修饰的成分就是中心语。如果中心词是名词性的,那么“修饰语+中心语”就是定中偏正词组,其中的修饰语叫作定语,例如“胜利的歌声”“歌声”是名词,“胜利”就是定语。 (二)选词——选择词语的基本要求 2、简洁有力 遣词用字不要繁冗拖沓,而应简约有分量。文章题目和新闻标题受字数限制,在简洁有力方面要求很高。 哭泣的原始森林 用“哭泣”一词就把我国云南珍贵的原始森林被大肆毁坏的状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