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一:耕作方式演变和耕作技术进步
阶段
时间
表现
刀耕火种
原始、商周
火耕方式
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
汉
⑴ 牛耕,铁制农具。 ⑵播种工具:耧车。
⑵ ⑶东汉一牛挽犁
唐
曲辕犁
二:著名水利工程
⑴ 远古: 大禹 灌溉为主水利建设
⑵ 战国: 都江堰 郑国渠
⑶ 汉代: 井渠;王景治黄河
三:灌溉工具
1.隋唐: 立井水车 ⑵长江流域: 高转筒车 ⑶ 宋:水转翻车 ⑷明清:风力水车
四:土地
⑴ 商周:井田制,土地归周王所有,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
纺织业
冶铜
冶铁
制陶
新时期(始)
人工育蚕,麻,葛
小件铜器
彩陶
夏商周
指导生产的专职官员
西周:铜为礼制象征
春秋晚期:生铁,冶炼块炼铁
战国:炼钢和淬火
汉
素纱禅衣,丝绸之路
铁业官营,煤炭,人力鼓风,畜力鼓风
东汉初:水排,水力鼓风
东汉:青瓷器
南北朝
灌钢法
唐
中期:官营扩大,私营兴起
唐三彩
1.成为独立部门
2.越窑的青瓷,邢窑,江西景德,四川大邑的白瓷
3.釉下彩绘,海上丝绸之路(瓷路)
宋
棉花种植
北宋:煤
河北定窑,河南钧,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陕西耀州
元
1.黄道婆,新式纺车
2.棉布普及
明清
明:资本主义萌芽
清:粉彩陶器
⑵ 北魏至唐前:均田制
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朝代
发展概况
秦
法律规定,明码标价
汉
专门的管理机构,长安九市
南北朝
草市 草市尉
唐
草市演变为商业中心
宋
1.突破时空2.城郊乡村出现市,不受直接管理3.草市具有完善的饮食服务
明清
都市中的商业区繁华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重农抑商
1. 开始: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2. 影响 积极:封建社会前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巩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稳定。
消极:封建社会后期,使社会经济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二:海禁政策(明清)
1. 表现: ⑴明王朝对外贸易注重建设和维护朝贡贸易体制
⑵清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和迁海令
⑶广州一口通商,十三行制度
2. 影响:严重妨碍对外贸易和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国科技的发展,在一定时期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主要);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2. 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家庭手工业与小农业分离)
3. 表现: ①农业: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开始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②手工业: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败;
③商业:外国洋行大量出现;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4. 实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原料和商品市场)
5. 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促进民族工业的兴起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㈠原因: 1.自然经济解体,劳动力和市场扩大。
2.外商企业高额利润刺激
3.洋务企业创办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㈡产生途径: ①手工工场引进机器,转变为近代工业企业;
②中小地主、官僚、商人、买办、华侨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㈢ 产生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沿江地区
㈣代表企业:方举赞、孙英德 上海虹口 发昌机器厂
陈启源 南海 继昌隆缫丝厂
三: 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
㈠原因:
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条件
②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主要原因
③民族危机加深,“设厂自救”、“实业救国”热潮高涨。
④影响 ⑴形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⑵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促进新生产方式的发展,推动中国近代化;
⑶壮大新阶级的力量(资、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四、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民国初年(1912—1919年)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四、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线索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①衣: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子:旗袍
⑵ 50,60年代:列宁装、连衣裙 ⑶60,70年代:军装、干部装
②食:引进西餐19世纪40年代
③住:鸦片战争后,在租界出现西式洋房
④风俗:⑴解放妇女:张废止妇女缠足⑵ 革传统的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女平等的新婚姻制度。⑶婚丧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巧板》完整版教学课件.pptx VIP
- 定时交通灯控制设计.pdf VIP
- 浙大中控DCS系统操作规程.doc VIP
- 学校家长安全责任书.docx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 基础测试题.doc VIP
- 2025至2030中国食用油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VIP
- 10.3 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和终止(政策与法律法规 第7版).pptx VIP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5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深圳初一数学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题(带答案).pdf VIP
- 2023年春国开(甘肃)《个人理财》形考任务1-4题库.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