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寻根文学汇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根小说 思潮四:寻根文学 一 、文化寻根思潮的形成 寻根文学是指80年代中期出现在当代文坛上的以“文化寻根”为思想艺术追求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种类。 提出:1984年12月,一些青年作家和评论家在杭州举办座谈会,主要主张: 一 、文化寻根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 85年,韩少功、阿城、郑义、李杭育等青年作家发表文章,正式提出“文化寻根”的口号,意欲对民族文化精神返本求源,挖掘民族性格中的民族文化素质。韩少功〈文学的根〉(1985.4〈作家〉)寻根文学的宣言。 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 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 郑万隆《我的根》 二、寻根的主张和理论 寻根文学的倡导者韩少功说:“寻根文学是一个先有旗号,后有创作,先有理论,后有实践的‘有意为之’的文艺流派。这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倒是罕有先例。” 1、文学的根在于民族的文化。 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一文中说:“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里,根不茂则叶难盛”。 2、文学之根虽在文化,但却并不等同于全部的民族传统文化。 李杭育在《理一理我们的“根”》中说:“中国的文化形态以儒家为本。儒家的哲学浅薄、平庸,却非常实用。” 3、对民族文化应该作出新的判断和认识 寻根文学试图通过对民族本土文化沉积的发掘,“寻找东方文化的思维和审美优势”,建立一种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学品格。 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 主要代表作有: 贾平凹的“商州文化系列”:《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等; 李杭育的“葛川江文化系列”:《最后一个渔老儿》《沙灶遗风》等; 韩少功的“湘楚文化系列”:《爸爸爸》《女女女》等; 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王安忆的《小鲍庄》 2、文化寻根思潮出现的原因 (1)内在原因:它是反思文学的进一步深化,是一种对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反思,同时也是对改革文学的反拨和超越。 2、文化寻根思潮出现的原因 (2)外在原因:80年代西方文化艺术思潮大量涌入,导致了中西方文化的大碰撞、大融汇,思想艺术界再次掀起了文化大讨论的热潮。 (3)直接原因:拉美文学的崛起提供了一个辉煌的例子。 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融夸张、变形、怪诞等艺术手段于一体,成为民族精神与外来现代文明巧妙结合的典范。 三、寻根的主要内容 1、对特定地域民俗风情的描写。汪曾祺的小说;邓友梅《那五》《烟壶》 冯骥才 《神鞭》 2、深挖传统文化的病根,批判国民劣根性 寻根作家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开掘,是以现代意识对传统文化加以新的选择和重构的。 把笔伸向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从人们的现实心态中,发掘出历史的沉淀物,探索并解剖批判中国文化的劣根性。 3、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价值选择 作家们在对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糟粕进行否定的同时,也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价值选择。 在寻根文学中,被认为最能显示传统文化精神的是阿城的小说。他以《棋王》、《树王》、《孩子王》奠定了他在寻根文学中的坚实地位,以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的道家文化的追寻成为最有特色的寻根小说代表人物。 4、传统审美意识的复苏 寻根作家大都是基于艺术视野的开拓,审美意识的更新的愿望和要求,进而提倡文化寻根的。在审美意识上,寻根作家对民族艺术精神的认同,对传统的审美经验的重视,复活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给新时期文学灌注进我们民族所特有美学气韵和情致。 阿城的“三王”系列小说,表现出平淡冲和、旷达淡泊的艺术人格,郑万隆对那些山野汉子们粗犷强悍、质朴自然的感性力量的张扬,韩少功对原始古老的初民心态的冷峻审视及作品的神秘瑰丽,贾平凹的朴拙凝重,郑义的深沉悲壮. 四、寻根文学的意义 寻根小说的创作从思想延续的角度看,它既是“反思”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再次呈现和发展,更是超脱相对具体和粘着的时代背景,在更为广大的空间和更为长久的时间之流中探寻我们民族生存命运的文化奥秘。 寻根作家对文化意识的重视和追求,标志着文学创作界文化意识的觉醒,中国当代文学从此改变了单一的政治视野,生成了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另外寻根小说中的浪漫倾向及其对现代主义的多种表现手法的探索,打破了小说创作单一的现实主义格局,并在语言文体、隐喻象征、叙述方式、作品结构等方面都有所创新,表现出了文学的自觉。 寻根小说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它对于“根”的理解是静止的、非历史的,最终一些作家一味沉迷于古、俗、粗、野之中,难以寻找到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之根。 五、寻根文学的旗手 1983年以前为第一阶段:《西望茅草地》。 1985年后为第二阶段:《爸爸爸》 《爸爸爸》-对国民性的批判 这部小说是民族文化的寓言,它通过一个封闭的生活世界鸡头寨和一个白痴丙崽的形象,象征了传统文化的痼疾。 丙崽形象的象征意义: 小说试图承继鲁迅开创的批判国民性的传统,以现代文明去映照民族的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