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兴铭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VIP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兴铭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兴铭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兴铭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18、论述了以寡击众、以少胜多的作战方法的著作是 A、《孙膑兵法》 B、《孙子兵法》 C、《论语》 D、《道德经》 19、被后代称作殷的朝代是 A 、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20、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边和最东边的诸侯国是 A、楚国和齐国 B、 燕国和魏国 C、 秦国和韩国 D、 秦国和齐国 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使用天然火的原始人类________________。已学会人工取火的原始人类是________________。 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遗址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蔬菜的国家。 公元前1300年,商王_______________将都城迁到殷,所以商朝也叫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________________。 屈原运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篇不朽的抒情长诗。 我国最古老的帛画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对文化的主要贡献是整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题:(共18分) 举出夏、商、西周三朝的三位建立者。(6分) 举出商朝青铜工艺品的名称。(两件以上,4分) 举出战国时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8分) 材料问答题:(第1小题16分,第2小题12分,共2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准许自由买卖。” ——《汉书》 材料二 “努力种田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了军功的,按功劳的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至強。 ——《史记·李斯传》 阅后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不得照抄原文) (6分) 在当时背景下秦国的贵族、新兴地主阶级、平民各自对商鞅变法持何种态度?请说明理由。(6分) (3)根据材料三,李斯是怎样评价商鞅变法的?(不得照抄原文)(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水成功,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 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阅后请回答: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4分) 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2分)地位如何?(4分)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4 1 A B C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uailexingk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