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第七章汇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通心理学讲义 陈宏/制版 人格:人的自画像 独一无二的心理表现,一如既往的行为模式,两者在个体上的结合即人格 第一节 人格的概述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personality) 在不同的领域人格含义不同。 在心理学上,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二、人格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是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虽然有多种成分和特质,但它们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密切联系,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组织。 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和行为倾向上各不相同。这里强调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们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共同性。 人格的稳定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人格特质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二是指人格特质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当然,人格也是发展变化的。人格的变化有两种:一是表现方式发生变化但深层的内在特质没有变化,二是深层的内在特质发生了变化。 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类婴儿塑造成符合社会规范的成员。人格是社会人所特有的。 三、与人格概念相关术语分析 与人格概念有关的几个术语: 气质(temperament) 性格(character) 个性(individuality)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 这些概念与人格概念关系密切且容易混淆,有必要对它们进行阐释。 气质是个人生来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体现在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就是“脾气”“禀性”,是人格发展的基础; 性格是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应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个人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各种习性的总称,是构成人格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气质相对应; 个性是从差别的角度来看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它相对于共性而言的;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个体的认知风格上的差异具有稳定性,是认知上的人格特征。 第二节 人格的理论 一、人格的理论概述 人格理论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套假设系统或参考框架。由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复杂性以及人格心理学家对人看法的不同,因而便产生了各不相同的人格理论。 二、类型论 类型论(types)将人群分为性质不同的人格类别,使认识他人的过程简单、快捷。人格类型是“全或无”的现象,不是程度上的差异,如同男女之别,教师与学生之分。 “体液说”由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底(公元前500年)提出,认为人体含有四种基本的体液,黄胆汁、血液、粘液和黑胆汁,每种体液与特定的气质类型(一种情绪与行为的模式)相对应,共四种。 胆汁质 ①直率热情,精力旺盛; ②脾气急躁,易于冲动; ③反应迅速,智慧敏捷,准确性差; ④情绪显著外露,但持续时间短。 多血质 ①活泼好动,反应迅速; ②不甘寂寞,善于交际; ③智慧敏捷,注意容易转移; ④易接受新事物,但印象不深刻; ⑤情绪易产生也易改变,体验不强,表露于外。 粘液质 ①安静稳重,交际适度; ②反应缓慢,沉默寡言; ③善于克制自己,情绪不易外露; ④注意稳定转移难; ⑤善于忍耐,沉着坚定; ⑥不尚空谈,埋头苦干。 抑郁质 ①行为孤僻,反应迟缓; ②多愁善感,体验深刻,但情绪不易外露; ③感受性高,善于察觉别人不易发现的细节。 “A型与B型”人格类型 弗里德曼(Friedman)与罗斯曼(Rosenman)于1959年提出。 人群中存在A、B两种具有特定行为模式的人格特征,它对心血管疾病产生不同的影响。 A型行为特征:①一种要达到个人目的的强烈而持久的内驱力;②遇事都有一种热中于竞争的倾向;③一种得到别人承认的持久欲望和不能超越自己的持久感受;④不断卷入有最后期限的事件之中;⑤习惯于风风火火地完成各种活动;⑥心理上过分敏感。 B型行为特征与之正相反。 三、特质论 特质论(trait)是个体持久的品质或特征,特质是一个连续的维度,可度量的,如聪明、一般、愚笨、白痴。 阿尔波特的特质论(Allpot,1966)将特质看成是人格结构的根源。 首先区分出个人特质与共同特质,并指出不是所有的个人特质都对人格起同样的作用, 又分为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三种。 前者指渗透到个人生活多方面,且占优势的特质,只在少数人上体现或观察到; 次者渗透性差一些,但仍有概括性的重要特质,每个人的核心特质是少的(5—10个); 后者指一致性和概括性较差的特质,接近于习惯、偏好与态度。 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Cattell,1970)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聚类成16种基本的特质维度,称为根源特质,构成人格。 艾森克(Egsenck,1973、1990)根据人格测验的数据推出三个维度: 外向性(外向和内向); 神经质(情绪稳定与不稳定); 精神质(善良的亲社会的和攻击的反社会的),且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