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学30.第30章冲击波疗法绪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物理治疗学(第2版)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作用原理 第30章 张志强 概 述 冲击波(shock wave)是利用能量转换和传递原理,造成不同密度组织之间产生能量梯度差及扭拉力,并形成空化效应,产生生物学效应 冲击波治疗机主要由冲击波源、耦合装置、治疗床、控制台和定位系统组成 冲击波治疗机的波源种类:液电式,电磁式,压电式 概 述 液电式 电磁式 压电式 冲击波的应用 1979年,德国研制成功第一台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并成功用于肾结石患者的治疗 目前西欧各国已经将体外冲击波疗法应用于10余种骨科疾病,并成为治疗特定运动系统疾病的新疗法 概 述 二、作用原理 1.组织破坏机制 空化效应 压力相 张力相 拉伸作用 间接作用 挤压作用 破坏性力学作用 直接作用 冲 击 波 2.成骨效应 冲 击 波 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 破坏性力学作用 造成部分细胞坏死 诱发成骨细胞移行 骨膜发生血肿 空化效应 成骨细胞促进作用 作用原理 3.镇痛效应 作用原理 4.代谢激活效应 增强代谢 冲 击 波 改变细胞 膜通透性 加强细胞 内外离子交换 抑制 去极化作用 镇痛作用 作用原理 三、物理学基础 冲击波的压力波形——一个迅速升压随后逐渐衰减的压力相(正相),和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张力相(负相) 四、生物学效应 1. 高能冲击波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1)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 (2)促使肿瘤细胞的转移 冲击波对组织的损伤程度和能量成正比。 2. 冲击波使细胞外的大分子进入细胞内 3. 低能冲击波对正常细胞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冲击波的临床应用 (一)对骨骼肌肉疾病的影响 (1)诱导骨生长、促进骨愈合 (2)刺激血管再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骨结构的改良与重建 (4)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 (二)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1)可减少治疗组的骨量丢失,诱导新骨形成和改良骨组织的微结构,增强局部骨质 (2)使骨质疏松部位的骨膜细胞增殖和分化,启动成骨的机制 临床应用 (三)对肢体痉挛的影响:有即时的缓解痉挛作用 (四)对伤口愈合的影响:促进伤口愈合 (五)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影响:对急性心肌梗死和周 围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临床应用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碎石、肩关节钙化性肌腱炎、肱骨外上髁炎、足底筋膜炎(足跟刺)、假关节、Haglund's外生性骨疣、肱骨内上髁炎、冈上肌腱综合征、跟腱痛、髌骨腱炎和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等 禁忌证:凝血障碍、类双香豆素治疗者、局部有大血管、内有空气的器官(如肺、肠)位于作用区、局部有感染灶、局部有肿瘤、局部有骨骺软骨、靠近脊柱和头颅区、妊娠、神经主干、戴心脏起搏器者 临床应用 三、治疗操作 接通电源,打开主机开关。 患者取舒适体位触诊患者疼痛部位及深度 用记号笔标记疼痛区域范围 在冲击波探头及作用部位体表涂抹耦合剂 按治疗要求调节治疗频率、强度及冲击波治疗次数,在治疗区域内缓慢移动探头,并根据疼痛部位改变探头与治疗部位角度 治疗结束,移开探头,擦净耦合剂,关闭开关 临床应用 物理治疗学目录 第一章 概论……………………………燕铁斌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第二章 关节活动技术…………………王俊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第三章 体位转移技术…………………汪琴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第四章 肌肉牵伸技术…………………陈和木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第五章 关节松动技术…………………燕铁斌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第六章 肌力训练技术…………………白跃宏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第七章 牵引疗法………………………尚翠侠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第八章 平衡与协调训练………………金冬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第九章 步行功能训练…………………王翔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第十章 神经发育疗法…………………黄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第十一章 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邱小红 长治医学院 第十二章 运动再学习技术………………范文双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第十三章 强制性运动疗法………………杜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 第十四章 心肺功能训练…………………杜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 第十五章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