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琵琶行 并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VIP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琵琶行 并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琵琶行 并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琵琶行 并序》 一、思路方法 《琵琶行 并序》是第二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学生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在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大问题,字词内容的梳理甚至可以在课前完成,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而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熔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教学者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学生毕竟没有很高的文学和音乐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枯燥地传授知识,效果未必好,还应辅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尤其是让学生听《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等古乐,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中的音乐形成感情的认识。另外,应该让学生在反复和诵读相互交流中弥补鉴赏方面的不足。 鉴于以上想法,在教学手段上,建议采用多媒体,通过播放与本课相关的音乐、朗读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诵读和导学方式,通过设问、互问、探讨方式来梳理文本内容。 二、三维目标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创作情况、诗歌的写作背景。 2.理解文章思路,掌握主要内容,掌握序言内容。 3.掌握重要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4.赏析诗歌,品味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丰富内涵。 5.了解中唐时代歌女的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情况,使学生对封建社会摧毁人才的黑暗现实有清醒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一)情景导入 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它不像蓝天白云、飞禽走兽、山峰河流那样可视可感。如何才能把这难以捉摸的音乐用文字表现出来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 并序》是描写音乐的典范,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一起聆听这美妙的音乐。 (二)故事导入 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的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 并序》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文本解读 (一)信息筛选 1.基础知识梳理 (1)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 并序》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2)关于小序 诗前有一小序,共138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2.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可以使用幻灯投影) 《琵琶行 并序》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消失,消极情绪日渐增多。 (二)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把握各段大意: 1.请学生朗读诗歌,要求:借鉴配乐朗诵,读出全诗凄凉、压抑的感情基调。 2.概括序文的内容,了解故事的梗概。 明确: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作用说他被贬到九江一年来,每天都很快乐,只有今天听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所以诗人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长诗。 3.理清思路,概括每小节的大意: 学生回答(只要意思对即可,不求一致)。 明确:第一节:江头送客闻琵琶 第二节:江上聆听琵琶曲 第三节:歌女倾诉身世苦 第四节:同病相怜伤迁谪 第五节:重闻琵琶青衫湿 4.概括主要内容。 《琵琶行 并序》这首诗歌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娼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iwoduzu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