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法汇编.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氧气吸入法 概念: 通过给病人吸入高于空气中氧浓度的氧气,来提高病人肺泡内的氧分压,达到改善组织缺氧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氧 气 吸 入 法 氧疗的目的 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 ),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缺 氧 程 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缺氧类型 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各型缺氧的血氧变化及常见病因 缺氧类型 动脉血氧分压(PaO2)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动-静脉氧压差 常见病因 低张性缺氧 (乏氧性缺氧) ↓ ↓ ↓或正常 呼吸道阻塞、慢性呼吸衰竭、肺部及胸腔疾病使肺泡通气不足 等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正常 ↓ ↓ 严重贫血、CO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输入大量库存血液 循环性缺氧 (低血流量性缺氧) 正常 正常 ↑ 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休克、脑血管意外 组织性缺氧 (用氧障碍性缺氧) 正常 正常 ↓ 氰化物、硫化物等中毒,大量放射线照射 氧气成分、吸入浓度 氧气成分 95%氧气 5%二氧化碳和纯氧混和气体。 吸氧浓度 低于25%的氧浓度,无治疗价值。 高于70%的氧浓度,持续1—2天,则会氧气中毒。 低浓度给氧:吸入氧浓度低于35% ; 吸氧浓度 中浓度给氧:吸入氧浓度为35%-60%; 高浓度给氧:吸入氧浓度高于60%; 氧流量与氧浓度的换算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氧 疗 方 法 1、鼻导管给氧法 2、鼻塞法 3、面罩法 4、氧气头罩法 5、氧气枕法 中心供氧装置 评 估 1.患者评估:病情、缺氧状况、血气分析结果、双侧鼻腔情况及合作程度。 2.环境评估:环境整洁、安静、安全、便于操作。 准 备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一次性吸氧管两根、供氧系统一套、治疗盘(弯盘、棉签、用氧记录单、治疗碗、灭菌注射用水) 3.患者准备:交流解释、取舒适的体位,以取得合作。 操 作 程 序 1.核对:床号、姓名、用氧流量及方法,解释交流,交代配合要点。 2.先取下墙壁上的氧气活塞,用湿棉签擦拭气源接头内的灰尘。 3.接湿化瓶,向湿化瓶内 注入灭菌注射用水1/2--2/3, 并将湿化瓶拧紧。 4.氧气吸入器插入气源接头前必须关闭流量调节阀。 操 作 程 序 5.将氧气吸入器进气插头插入与其配套的医用气源接头内,当听到“咔嚓”声响,说明接头已锁住。 6.用湿棉签清洁鼻腔,观察鼻腔情况。 7.检查一次性吸氧管密封效果及有效日期,将带鼻塞的塑料管连接在氧气表出口接头上。 操 作 程 序 8.根据病情调节流量,成人轻度缺氧或小儿1--2L/分钟,中度缺氧2--4L/分钟,重度缺氧4--6L/分钟,调节至所需流量后,将吸氧管鼻塞置入治疗碗中,检查其是否通畅。 9.将鼻塞置入病人鼻腔内。 10.记录用氧开始时间及流量。 操 作 程 序 11.密切观察缺氧状况的改善。(患者由烦躁不安变为安静,心率减慢,发绀消失,皮肤红润,血压上升,说明缺氧状况以改善。) 12.停吸氧时,先将吸氧鼻塞取下,擦净口鼻部,再关闭流量开关,记录停氧时间。 操 作 程 序 13.卸下吸氧装置时,用右手夹住氧气表及湿化瓶,左手拇指和食指摁住气源接头锁套并向后推动,使气源接头解锁,将吸入器向后退出,此时气源接头自动关闭。 14.盖好墙壁氧气活塞,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清理用物,洗手,并做好记录。 指 导 患 者 1.告知患者不能自行摘除鼻塞或调节氧流量。 2.告知患者如果感到鼻咽部干燥不适,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告知患者有关用氧安全的知识。 注 意 事 项 1.严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热、防油。 2.用氧时应先调节流量,再与患者连接。停氧时先取下鼻塞或面罩,再关闭氧气开关。中途改变流量时,先将氧气管与鼻塞分离,调节好流量后再接上,以免损伤肺组织。 注 意 事 项 3.用氧过程中,密切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呼吸是否通畅,注意气道的湿化。 4.保持吸氧管路的通畅,无打折、无分泌物堵塞或扭曲。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