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汇编.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述 二、解剖概要 三、分型和病理 四、临床表现 五、诊断 六、鉴别诊断 七、针刀治疗 八、预防 竖脊肌起于一宽厚的肌腱前面,靠近“U”型腱内侧,该肌上行过程中附着于骶正中嵴、腰椎、第11与12胸椎的棘突及其棘上韧带。在靠近“U”型腱的外侧处,该肌附于髂嵴背内侧面和骶外侧嵴,在此处和骶结节韧带和骶髂后韧带融合。部分前卫可与臀大肌,多裂肌相延续。肌前卫在上腰部可分为三个纵柱:外侧的颈髂肋肌中间的最长肌,内侧的棘肌。每一纵柱又可分为以下三部分: 椎间盘与神经根的关系 椎间盘与神经根的关系 腰3及腰4神经根皆自相应的椎体上1/3或中1/3水平出硬膜囊,紧贴椎弓根入椎间孔,在椎管内走行过程中不与同序数椎间盘相接触。 腰5神经根自腰4/5椎间盘水平或其上缘出硬膜囊,向外下走行越过腰5椎体后上部绕椎弓根入腰5/骶1椎间孔。 骶1神经根发自腰5/骶1椎间盘的上缘或腰5椎体下1/3水平,向下外走行越过腰5/骶1椎间盘的外1/3,绕骶1椎弓根入椎孔。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解剖 椎间盘 与神经根 的关系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解剖及发病特点 由上述解剖结构决定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和腰5/骶1层面的椎间盘突出发病率最高,且突出部位多在椎间盘的后部后纵韧带外侧,椎间盘的突出物主要压迫在此处或即将传出硬膜囊的下一节段的神经根。如突出物较大或突出偏内时,也可压迫硬膜囊内的再下一条神经根,使两条神经根同时受压。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解剖 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原因 一、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椎间盘血液供给缺乏,修复能量较弱,日常生活中椎间盘受到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作用,易使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逐渐老化,导致纤维环易于破裂,而致椎间盘突出二、长期震动    汽车和拖拉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过大,可导致椎间盘退变和突出。同时震动亦影响椎间盘营养,对微血管的影响均可加速椎间盘突出。 三、过度负荷    当腰部负荷过重,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如:煤矿工人或建筑工人,需长期弯腰取重物,腰椎间盘负重超过100千帕/平方厘米以上时,即导致椎间盘纤维环破裂。 四、外伤    由于腰椎排列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前厚后薄,当患者在腰部损伤、跌伤、闪腰等时,椎间盘髓核向后移动,而致椎间盘向后突出。 五、腰穿    早在1935年就有发现腰穿后椎间隙变窄及椎间盘突出的报道 六、其它   1、年龄: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20-40岁占64.46%,40岁以上的占34.92%,平均年龄为40.8岁。   2、身高:超过正常平均高度的男女。   3、遗传:这也是病因学的考虑方面。   4、妊娠:妊娠期间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后纵韧带在松弛退变的基础上易患椎间盘膨出,多次妊娠发病率增高。   5、吸烟:吸烟对血流的改变多有报道。   6、糖尿病:常致动脉硬化加剧,易引起血循环障碍。 七、比较常见的诱发因素   ①腹压增高,如剧烈咳嗽、便秘时用力排便等。   ②腰姿不当,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髓核突出。   ③突然负重,在未有充分准备时,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易引起髓核突出。   ④腰部外伤,急性外伤时可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而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⑤职业因素,如汽车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八、社会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跟职业也有牵连,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见于各行业的人,经常从事弯腰劳动,驾驶员的腰部颠簸和右侧手足劳累重,皆易导致腰椎间盘受损。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是什么,一般认为从事重体力劳动者椎间盘退变重。但是,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也并不很低,这可能与脑力劳动者长期处于坐位和活动量相对少有一定关系。 (1)练习原理 本式练习操锻炼骶棘肌、多裂,回旋肌等肌群的协调运动能力。 (2)练习方法 平躺于练习毯上,双手置于小腹,自然呼吸3次,双下肢屈髋屈膝,两脚离地,自然悬空,以骶尾骨为动点,向左摆动,持续向左用力坚持8秒,第9秒时稍加大用力向左肩方向抬1次。还原放松,自然呼吸3次,再依次左、右、上、下各练3次。 (1)练习原理 本式练习操锻炼腰背肌群、上肢肌和下肢肌各肌群的协调能力。通过腰部运动,培补身体元气,提高生命原动力。 (2)练习方法 两手从体侧向后上升,中指相接,抚于腰部向下搓动,至尾骨尖轻揉3次,双手上升,搓回腰部,连续9次,还原放松,自然呼吸。 (1)练习原理 本式练习操通过激发肾经经气,培补身体元气,提高生命原动力,以及锻炼全身各肌群的协调能力。 (2)练习方法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