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要内容 一、雷火灸的发展者(略) 二、雷火灸的发展史(略) 三、雷火灸(赵氏)的创新 四、雷火灸的特点 五、雷火灸的作用 六、雷火灸的临床适应症 七、临床应用的基本手法 八、注意事项 九、烫伤及处理 十、临床禁忌症及手法禁忌 十一、雷火灸疗法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 1,雀啄灸 是指将艾条燃着端对准穴区一起一落的进行灸治。施灸动作类似麻雀啄食。此法热感较其他悬灸法为强,多用于急症和较顽固的病证。 2,小回旋法 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的部位或穴位,作固定的小回旋转圈圈,此种方法可采用顺时针方向旋转,多用于泻法;若采用反时针方法,多用于补法。 3,螺旋形灸法 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部位中心点,逐渐由小而大,可旋至碗口大,反复使用由小而大的操作方法,按顺时针螺旋形方法旋转,多用于泻法;若按反时针方向进行螺旋形反复旋转,多用于补法。 4,横行灸法 也就是左右摆动法。 当距离皮肤1~2cm,多用于泻法;距离皮肤3~5cm,多用于补法。 5,纵向灸法 6,斜向灸法 灸条火头斜形移动。距离皮肤1~2cm,距离皮肤3~5cm,多用于补法。在治疗鼻炎多种疾病上采用。例如:印堂穴移到鼻翼的两侧迎香穴,必须用斜向灸法。 7,拉辣式灸法 方法:医者用左手三指平压躯干软组织,向中心线外侧移动,雷火灸距离皮肤2cm,保持红火,跟着医者的手在患者皮肤上熏烤。每个方位每次拉动距离不少于10cm,拉动次数为3~5遍为佳。 8,泻法 当艾灸灸疗时间超过了半小时,药量增大,渗透加深,就会起到泻法的作用,尤其是超过1小时以后的温灸法就会成泻法。 9,摆阵法 就是运用灸盒等在患者身上摆阵。 有可以摆横阵、竖阵、斜阵、平行阵、丁字阵等。 所谓丁字阵就是同时在患者身上,一横,一竖 ,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灸盒。 现在请一位老师上来和我一起示范刚刚讲的雷火灸方法 * * 雷火灸药头吹红火为泻;保持药头带灰为补。 垂直灸距离在2.5cm不动又不吹灰时间超出30分钟为泻 。 雷火灸疗法 康复科:皮大鸿 2015.08 一、雷火灸的发展者----赵时碧 重庆赵氏雷火灸 祖传秘方研制 灸具独特 使用方便 规范操作 疗效显著 二、雷火灸的发展史 灸的起源 灸的发展 赵氏雷火灸的创新 灸 的 起 源 “灸”就是烧灼的意思。 灸疗是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进行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治疗方法。 我国人民在远古的时候,掌握了用火的方法,人们在烘烤食物和取暖中,可能偶尔不慎被火烧灼,而减轻了某些病痛;或烤灼腹部,缓解了腹部的寒痛及胀满等症状,于是大家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疾病,这样就产生了灸疗。 灸 的 发 展 《灵枢·官能》中有“针所不及,灸之所宜”,就说明了灸的疗效作用。 在中国的古代,由于灸在治疗疾病中的显著作用,以及用灸材料的方便易寻,灸疗在当时是非常的盛行,用灸的材料以及治疗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用灸的材料发展 一是用某些刺激性中草药物; 二是专用燃烧的艾叶或使用了其它的一些药物作为燃烧的材料。 (2)从治疗技术的发展 早在三国时期就出现了灸疗的专著《曹氏灸方》(已佚),宋代庄绰有《膏肓腧穴灸法》、闻人耆有《备急灸方》、西方子有《明堂灸经》,在明代叶广祚有《采艾编》,清代吴亦鼎《神灸经论》等历史上有影响的灸疗专著。 三、雷火灸(赵氏)的创新 创新方面在于: 一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多种药物(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麝香,艾绒)配制成雷火灸条; 二是操作手法上改雷火神针的实按灸法为明火的悬灸疗法; 三、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和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研制出一套“以面带穴”新的灸疗方法,并且打破了古代医书上撰写的禁灸腧穴; 四是研制的雷火灸灸条燃烧时具有独特的热力与红外线幅射作用,最强温度可达到240度左右;(普通艾条灸是90度左右,雷火灸的最低温度是200度左右,而普通艾条灸是68度左右)。 五是雷火灸药物在燃烧时,由于其药力峻猛、渗透力强,各种不同配制的药物分子因其未被破坏,被迅速吸附在人体表层,通过一定时间的熏考,在皮肤周围形成高浓药区,渗透到腧穴内,通过人体经络传导(循经感传的作用); 六是扩大了中医火热灸法治疗疾病的范围; 七是创立了一系列的雷火灸灸具,使其达到使用安全,操作简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