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与人际交流 第二章 人际沟通 一、沟通与人际沟通 二、人际沟通的类型 1、自我沟通 三、人际沟通的特征 1、人际沟通至少包括两个人 四、人际沟通的意义和功能 五、人际沟通的途径 1、语言性沟通 六、治疗性人际沟通 所谓治疗性人际沟通是指在医院里,护士与患者、医生与患者以及护士与医生之间的沟通。 ﹙二﹚治疗性人际沟通的特征 1、以病人为中心 2、以目标为导向 3、重视真实性 4、减少自我表露 5、注重保密 6、能接受病人 ﹙三﹚治疗性人际沟通的功能和作用 1、维护及増进医护人员与病人良好的人际关系 2、借助沟通收集资料 3、解决临时发生的事故,直接疏导病人情绪 4、了解治疗者在病人心目中的地位与身份 5、健康教育的准备 ﹙四﹚影响治疗性人际沟通的主要因素 1、注意力不集中 2、感受的差异 3、情绪的影响 4、人格的影响 5、没有事先计划 6、缺乏知识、技巧和信息认知不准确 7、使用不恰当的非治疗性的沟通方式▲ 使用不恰当的非治疗性的沟通方式 1、给予病人保证 2、批评病人,命令病人 3、过度地发问 4、使用指责等情绪性字眼 5、向病人挑战、争辩或为自己辩护 ﹙五﹚良好医疗人际关系沟通态度与能力的养成训练 1、以真心诚意的态度,传递非占有性温暖 ★ 2、尊重病人,学会倾听 3、表现适切的同感心★ 4、努力创造自身的身体、精神和知识技术方面的条件 5、提供治疗性的环境★ 6、以真诚、坦率的态度敏锐地询问 7、学会具体、直接沟通 8、注意适当的保密★ 非占有性温暖是指护理人员能够以一种非评论性及无条件的方式来表达真诚的照顾与温暖,创造一种使人朝向健康的情绪环境。这种非占有性温暖表现为: 1、眼睛温和地注视着病人 2、说话的声音柔和且清楚 3、把专业性术语变成日常用语与患者说话 4、脸部位置的高度与病人等高 5、沟通时的人际距离一般保持在一米左右 6、专心倾听,适时地发表意见 7、温和地触拍病人的肩膀或握病人的手★ 适切的同感心是指护理人员总是尽力地去了解病人的感觉及其经验。这并非护理人员自己曾经亲身体会这些感觉或经验,而是接受及了解病人的感觉。★ 提供一个治疗性的环境是指提供一个使病人在身体上及心理社会上感到舒适且朝向健康发展的环境。(病人正常生活的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合乎要求的空气净化、安静无躁声的病区、适度的病室采光、营养合理且又能引起食欲的饮食、有效而放松的睡眠等。同时也包括每一种具体治疗的环境和相关的其它环境)★ 第三章 护理工作中的关系沟通 一、护理工作中的关系沟通的基本内容 ﹙一﹚护患关系沟通 1、护患关系沟通的性质和特点 第一、护患关系是两个系统的关系 第二、护患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第三、护患关系的实质在于护理人员对患者需要的满足 第四、护患关系中双方的相互作用是不对等的 第三章 护理工作中的关系沟通 一、护理工作中的关系沟通的基本内容 ﹙一﹚护患关系沟通 2、护患关系的不同类型 第一、绝对服从型 第二、指导合作型 第三、共同参与型 第四、消极被动型 第三章 护理工作中的关系沟通 一、护理工作中的关系沟通的基本内容 ﹙一﹚护患关系沟通 3、护患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信任与了解阶段 第二阶段:工作阶段 第三阶段:结束阶段 第三章 护理工作中的关系沟通 一、护理工作中的关系沟通的基本内容 ﹙一﹚护患关系沟通 4、病人对护士的角色期望 角色是指指个人在团体中,依其地位所担负的责任或所表现的行为模式。 ◆患者对护理专业人员的角色期望: 1、在执行护理工作时,技术正确熟练; 2、有足够的能力执行护理和治疗工作; 3、能有效地将病人的问题传达给医生并使之了解 4、经常以开朗的态度对待病人及其家属; 5、对自己的工作十分熟悉,在执行工作时仍小心谨慎; 6、能不断学习新知识,以最好的方法护理和治疗病人;7、当病人需要时,会立刻给予关心和支持; 8、能注意病人的身心安全,避免任何意外伤害; 9、能明确判断病人问题的轻重缓急,并做适当的处理; ◆患者对护理专业人员的角色期望: 10、具有判断力,当病人的要求合理,而医院未能配合时,可反映病人的意见给院方; 11、经常面带微笑; 12、当病人心情不好或身体不舒服时,能主动观察出来,并设法减轻病人的不舒服; 13、能随时诚实而且正确地将病人的治疗情况报告给相关人员; 14、对病人的问题能耐心倾听,并给予适当的答复; 15、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不伤害病人的自尊心。 第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