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PC Training
培训的相关问题
充分利用休息时间!
自我介绍
你的姓名
你的工作职责
以前对SPC的了解
你想从这门课程中获得什么
SPC 在整个工业生产中的角色
1、产品开发;
2、确定每个产品生产中的关键点;
3、确定控制计划;
4、利用SPC进行过程控制;
5、通过SPC监控过程的变化趋势;
6、通过SPC识别特殊原因,并利用各种解决问题的工具加以消除,以便维持过程持续稳定的运行;
7、通过SPC 识别过程普通原因的变化状况,以便确定过程什么时候应该进行机器及其技术的更新。
8、利用SPC后,最终归结到一点:为解决问题提供信息,并可以最后利用一个工具——6-Sigma,进行对问题的解决,然后再利用SPC对改进的成果进行监控。
FTEP 模块
技术培训 项目
统 计 过 程 控 制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S P C
引言
休哈特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创建SPC理论,恰逢美国经济萧条, SPC理论无人问津,至二次大战,由于提高军火质量的要求, SPC理论才大显身手,战后遂风行全世界。其后,美国无竞争对手,产品横行天下,SPC逐渐废弃。
日本在二战后请美国统计学家W.E.戴明传授SPC理论,请朱兰讲授质量管理。至1980年日本已居世界质量与劳动生产率的领导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SPC理论的应用。故从1980年起美国与西方发起一场SPC的复兴运动。
1984年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调查了115家日本各行业的中小型工厂,结果发现平均每家工厂采用137张控制图。而有些大公司应用的控制图就更多了,如美国柯达彩色胶卷公司有5000名职工,一共应用了35000张控制图。这是因为彩色胶卷的工艺很复杂,在胶卷的片基上需要分别涂上8层厚度为1~2μm的药膜;此外,对于种类繁多的化工原料还要应用SPC控制。
知识点
1、持续改进及统计过程控制
1.1、预防与最终检查;
1.2、过程控制系统;
1.3、变差: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
1.4、局部措施和系统措施;
1.5、过程控制和过程能力;
1.6、过程改进循环和过程控制;
1.7、控制图:过程控制和改进的工具。
2、控制图
2.1、控制图类型和控制图要素;
2.2、控制图的制定过程;
2.3、确定失控信息;
2.4、控制图公式;
知识点
3、能力指标及其执行状况指标
3.1、理解变量数据的过程能力和执行状况;
3.2、过程术语定义、可预测的过程进行过程测量;
3.3、特性数据的能力指标;
3.4、其它知识。
第一部分 持续改进和统计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模式——无反馈的过程
1、最终检测——容忍浪费
过程控制模式----有反馈的过程控制系统
2、预防——避免浪费
Do it right in the first time
1、过程控制系统是一个有反馈的系统;
2、SPC是反馈系统中的一种;
3、反馈系统存在四个关键的要素:
A、过程;
B、过程运行状况的信息;
C、对过程采取的措施;
D、对输出采取的措施。
过程控制模式----有反馈的过程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模式
CAF现在过程控制的模式是什么?
过程控制模式
预防与检查的差异
讨论预防为过程所带来的好处:
1.成本上的差异;
2.解决问题速度上的差异;
3.效果上的差异。
过程为什么需要控制?
变差概念
1、同一过程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是特性不可能完全相同,因为过程中存在变差源(6大变差源),这种差异也许很大,也许很小。
变差概念
2、过程中的变差可能引起短期的、件与件之间的差异;
3、过程中也有变差可能对输出有长期的影响;
4、这些变差可能逐渐发生,比如:工具或是机器的磨损;
这些变差可能跳跃性的发生,比如:操作程序上的改变;
这些变差可能不规则的发生,比如:环境的改变;
5、总之,这些结果统计后会呈现某种分布,这些分布用三个指标来衡量:
A、居中状况;
B、散布状况;
C、分布形状。
变差概念
6、针对零件的某个特性来说,变差的问题常被简化:特性在公差带内,零件被接受,特性在公差带外,零件被拒收;
7、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向目标值靠近,变差越小越好;
8、要减小变差,首先就要区分下面两个概念:
A、特殊原因;
B、普通原因。
变差根源:普通原因、特殊原因
样本间有差异
随着样本量的增加,如果稳定的话,将会成为一种分布形态
分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