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东坡与妹妹苏小妹、黄山谷一起论诗。 小妹说出:“轻风 细柳”和“淡月 梅花”后,要他们从中各加一字,形成诗眼。 苏东坡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小妹评为下品。 黄山谷认真思索后,得意地说:“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仍不属上品。” 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 苏小妹便念了起来: “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 两人吟诵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 “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摇”、“舞”这类词较露。 “扶”字恰到好处,与“轻”、“细”相宜,显得和谐,且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 下句中“映”、“隐”欠贴切。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失”字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鉴赏 古代诗歌 语 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诗歌表情达意的外壳,也是诗歌塑造形象、反映思想内容的唯一媒介。因此,只有准确理解了诗歌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鉴赏和评价。 一、语言的特征 凝练性 情感性 形象性 用语言将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画在读者面前,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跳跃性 语言转换带来的意境的统一,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渲染的是羁旅生活中一个凄凉、孤独的场面。 二、语言的内容 意象语言 如松、竹、梅、菊花之类 情感语言 如“悲”“孤”“恨”等词语 象征语言 某些说理诗的语言,如《泾溪》中的语言:“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特定称谓语言 如“秋水”指眼睛,“鸿雁”指书信等 三、语言的锤炼 1、名词 作用: 表达感情,营造意境。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感情:凄冷的羁旅之苦和浓烈的思乡之情 意境:凄清、伤感、苍凉。 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了解作者思想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特定的意境。 2、动词 作用: 准确表现特点,表达感情,体现多重含义。 一个好动词点燃整首诗词。 在鉴赏诗歌时,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诗歌中的动词,一是一般动词,二是活用动词。 一般动词 1、陶潜:悠然见南山 (联系修饰语”悠然”考虑) 表现出自然而然的悠闲。 2. 张先〈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 (体会意境) 花在风中摇动,影子在舞动,一幅影随花动的和谐画面。 3.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感受情趣) 有声写无声,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4. 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与 “留”、“见” 等词义相近的词比较) “剩”字一般是被动的,且有残余、残存的意思。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字没有这样的含义。 “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感时伤怀的凄凉之感) 5.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由物及人思考) 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 (二)活用动词 活用为动词来写景抒情,丰富意蕴,强化情感。 春风又绿江南岸 从视角带出无限的想象空间,表现春天的蓬勃生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悦, 是鸟悦,也是诗人愉悦心情的写照。 空, 是说潭水涤除了尘世的杂念,使人心空明。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时光匆匆,春光易逝的感叹。 “悦”、“空”、“绿”、“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练习: 1、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滴”字让人从“夜雨滴阶”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