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第十一章 固体制剂-1
第一节 概 述
固体制剂(solid preparations):固体状态应用的剂型。包括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等
特点:
(1)稳定性比液体制剂好;
(2)生产 成本较低,包装运输方便;
(3)服用与携带方便;
(4)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膜,被吸收入血。
口服首选,占有率70%以上。
一、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的行为特征
剂型
崩解或分散
溶解过程
吸收
片剂
+
+
+
胶囊剂
+
+
+
颗粒剂
-
+
+
散剂
-
+
+
混悬剂
-
+
+
溶液剂
-
-
+
不同剂型在体内的吸收路径
吸收快慢:溶液剂 混悬剂 散剂 颗粒剂 胶囊剂 片剂 丸剂
药物溶出速度可用Noyes-Whitney方程表示
dC/dt=KS (CS-C)
K=D/Vδ
式中: K- 溶出速度常数 S-溶出界面面积
D-药物的扩散系数 CS-药物的溶解度
δ-扩散边界层厚 C-药物的浓度
V-溶出介质的量
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措施
(1)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粉碎,崩解)(2)增大溶解速度常数(加强搅拌)
(3)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提高温度,改变
晶型,制成固体分散物等)
二、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
第二节 固体制剂的单元操作
1.粉碎(crushing):将大块物料借助机械力破碎成适宜大小的颗粒或细粉的操作。
粉碎度或粉碎比(n)
粉碎操作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以及生物利用度;
有利于各成分的混合均匀;
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气体中的分散度;
有助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等。
(一)粉碎
n = D1/D2
D1粉碎前的粒度
D2粉碎后的粒度
2. 粉碎机制
3. 粉碎的能量消耗
粉碎所需的能量很大,但其能量利用率很低,仅0.1-1%。
功指数(work index):是将无穷大( D1=∞)的粒子粉碎成D2=100μm时所需的能量。
外力
较小 弹性变形
超过物料的屈服应力 塑性变形
超过物料本身分子间内聚力 产生裂隙或裂缝-粉碎
粉碎机类型
粉碎作用力
粉碎后粒度(μm)
适应物料
球磨机
(mortar)
磨碎、冲击
0.1~5
可研磨性材料
冲击式粉碎机(impact crusher)
冲击
4~325
大部分医药品
气流粉碎机
(jet mill)
撞击、研磨
3~20
中硬度物质
4. 粉碎机
(二)筛 分
1.筛分法(sieving method)是借助筛网孔径大小将物料进行分离的方法。
筛分的目的----为了获得较均匀的粒子群
“目”数表示筛号,即以每一英寸(25.4mm)长度上的筛孔数目表示,
孔径大小常用微米表示。
粉末的分级和要求
2. 筛分装置
筛分用的药筛分冲眼筛和编织筛两种。
按运动方式,振动筛分为摇动筛和振荡筛。
二、混合与捏合
(一)混合
1. 混合(mixing) 将两种以上组分的物质均匀混合的操作统称为混合。
混合操作以含量的均匀一致为目的,是保证制剂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2. 混合度的表示方法
(1)标准偏差(?)或方差(?2)
式中,n为抽样次数;Xi为某组分在第I次抽
样中的分率(重量或个数); 为样品中某一组
分的平均分率,以表示某一组分的理论分率。
(2)混合度(degree of mixing)
式中,M为混合度; ?0为两组分完全分离状态下的标准偏差;
?∞为两组分完全混匀状态下的标准偏差;?t为两组分在混合时
间t时的标准偏差。
完全分离状态M0=0;完全混匀状态M∞ =1。混合度M介于0-1
之间。
3. 混合机理
(1)对流混合(convective mixing)
固体粒子群在机械转动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位移时产生的总体混合。
(2)剪切混合(shear mixing)
由于粒子群内部力的作用结果产生滑动面,破坏粒子群的团聚状态而进行的局部混合。
(3)扩散混合(diffusive mixing)
由于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在相邻粒子间发生相互交换位置而进行的局部混合。
4.混合的影响因素
物料因素(粒径、粒子形态、密度)
设备因素(混合方式,混合机的形状及尺寸,内部结构等。)
操作因素(物料的填充量、装料方式、混合比、混合机的转动速度及混合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预备微积分 2024年真题 附答案和评分标准 AP Pre-Calculus 2024 Real Exam with Answers and Scoring Guidelines.pdf VIP
- 6.3工艺的类别与选择探究金工工艺(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pptx VIP
- 耐药结核病全口服短程治疗专家共识.pptx VIP
- 4.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五版 ).ppt VIP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口语交际:演讲》课件.pptx VIP
- 4.5旅游名联选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五版 ).ppt VIP
- Unit 2 My school things Speed up(教学课件)-三年级英语上学期(外研版2024秋).pptx
- 未来五到十年传染病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分析报告2025.docx
- 麟龙四量图通达信指标公式程序.docx VIP
- 大学生入党自传范文2000字范文.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