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第一节)教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等差数列(第一节)教案

等差数列(第一节)教案 浙江省象山中学 315700 张宗余 一、教学目的: 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概念。 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关键: 讲清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 四、教学理念: 注重知识的形成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课堂设计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再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再创造”。 五、教学过程: 教学情景的设计:(在课前播放象山的风景片) T:同学们,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张老师深深爱着自己的家乡---象山,刚才张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象山美丽、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为了让同学们更进一步了解象山,走进象山,老师特意从象山统计局拿来几组有关象山经济软环境的数据。下表一 单位:万 97 98 99 00 01 02 人口总量 53.60 53.45 53.30 53.15 53.00. 52.85 耕地面积 28.40 28.70 29.00 29.30 29.60 29.90 表二 单位:元 2月 4月 6月 8月 10月 房价 2000 2300 2600 2900 3200 工资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为了便于研究上述的数字经过近似处理) 思考1: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什么样的信息?(数据来源于现实社会,围绕思考让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及学生的数学建摸能力) T:从两方面考虑:从宏观上(移居大城市,计划生育、围海造田等) 从微观上(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我们抛开具体的背景,从微观上分析,从表格中抽象出一般数列) 53.60 53.45 53.30 53.15 53.00. 52.85 28.40 28.70 29.00 29.30 29.60 29.90 2000 2300 2600 2900 3200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 T:同学们能用数学文字语言来描述上述数列的共同特征。 S 1:后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常数 (描述1) T:反例:1,3,5,6,12,这样的数列特征和上述数列一样么? S:不一样,要加上同一常数, S2: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描述2) T:反例:1,3,4,5,6,7,这样的数列特征和上述数列一样么? S:不一样,必须从第二项起。 S3: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描述3) (把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通过反例的说明,让学生深刻的理解这四组数列的共同特征:1、同一常数, 2、从第二项起) T:用数学符号语言: S4:- d T:等价么? S5:应加上(d是常数) n≥2,n∈N* (让学生充分进行讨论,注意文字描述与符号描述的严谨性) T:对式子进行变形可得: +d(d是常数) n≥2,n∈N* ,如果我们能跳出d的思维定势,能得到很多的公式变形。(为今后更好的研究其特征,埋下伏笔) T:这样的数列在你日常生活中存在? S:举例: 1,2,3,4,5,6,7 ,··· d 1 10,15,20,25,30,35,40 d 5 d -10 (让学生举例,加深对数列的感性认识) T:满足这样特征的数列很多,所以我们有必要为这样的数列取一个名字? S:等差数列 (让学生给出数学的定义,并有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当然也允许学生提出“等加数列”等的说法,教师可进行比较,差有利于加一加进行消项等) 定义:一般的,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d为公差。为数列的首项。 ,,,······(n≥2,,n∈N*) (提出课题《等差数列的概念(一)》) (对定义进行分析,强调:1、同一常数, 2、从第二项起。同时在学生的举例中改动几个数,问学生破坏定义的什么要求,注意对数列概念的严谨性分析。) 数学史的介绍:等差数列的历史研究是数学史上最早出现的并引起人们广泛应用的数列,在1858年苏格兰埃及学家发现约公元前1650年的阿莫斯纸草上就记载着两例等差数列,(10人分10斗玉米,从第二人开始,各人所得依次比前一人少1/8),在我国出土于春秋至战国时代楚国的铜环权,其重量大致都按等差数列配置,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的《周髀算经》上有“七衡图”···都记载着等差数列大量研究。被誉为“数字推理的第一思维”。 T: 回到表格中抽象出的4个数列,分别说明他们的公差。 d -0.15、 d 0.30 d 300 d 0 (引导学生发现公差d对数列的影响,当d)0时数列是递增,当d《0时数列是递减,当d 0时数列是常数列。》 53.60 53.45 53.30 53.15 53.00. 52.85 T: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