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 色度学的基础知识 7.1 光和色的基本知识7.1.1 光的特性 光是一种携有能量的物质,它和无线电波相似, 都是一种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传播速度为3×108 m/s,只是光的波长更短些。 人眼可以看见的光叫可见光,对整个电磁波而言,可见光所占有的频带是很窄的。如图7-1所示,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380~780 nm。不同波长的光射入眼睛后可引起不同的彩色感觉,因而彩色是一种视觉生理现象。波长为700 nm左右的光给人以红色的感觉;波长逐渐变短,感觉分别为红、橙、黄、绿、青、蓝、紫;波长为400 nm左右的光给人眼的感觉是紫色。 每种色带都有一个大致的波长范围,可见光谱对色感呈单一的对应关系,但反过来,色感对光谱的对应关系不是唯一的。光谱完全不同的光,可使人有相同的色感。如用波长为540 nm的绿光和700 nm的红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同时作用于人眼,可以得到580 nm的黄光色感。通常把单一波长的光叫单色光,而把含有两种及两种以上波长的光称为复合光。 图7-1 电磁辐射波谱 白色光是各种单色光的混合效应。太阳光给人以白色感觉,当它通过玻璃棱镜后,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一系列的彩色光,见图7-2。由此可见,太阳光谱包含全部可见光谱,白色光是一个复合光,由7种单色光复合而成。 图7-2 阳光的波谱 7.1.2 物体的颜色 一般物体可分为发光体与非发光体两大类。发光体的颜色由它所发出的光谱所确定。非发光体所呈现的颜色,是指该物体在特定光源照射下,反射(或透射)的一定可见光谱成分作用于人眼而引起的视觉效果。例如,当一块红布受到阳光(白光)照射后,由于主要反射了其中红色光谱成分,而吸收了其余的光谱成分,则被反射的红光在人眼中将产生红色视觉效果,使人感到这块布是红色的。 彩色感觉不但与物体本身对光的反射和吸收特性有关,还与光源所含的光谱成分有关,因此同一物体在不同光源照射下呈现的彩色也有所不同。例如,红布在日光灯或自然光下呈现红色,而将其移到绿光灯下则呈黑色,这是由于红布在绿光灯下吸收绿光而无反射光,所以人感觉为黑色。 7.2 人眼的视觉特性7.2.1 视觉灵敏度 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的敏感程度称为视觉灵敏度,简称视敏度。实践证明,在可见光的光谱范围内,随着光波波长的改变,不仅给人的颜色感觉不同,而且亮度感觉也不同。 人眼的视觉灵敏度因人而异,所以只能采用统计灵敏度,即用许多正常视力的观察者来做实验,取其平均值。图7-3所示为国际上通用的人眼相对视敏度V(λ)曲线。由图可见,对于波长为555 nm的黄绿光V(λ)=1,人眼亮度感觉最大;对于其余波长的光V(λ)<1,人眼亮度感觉减弱;而在可见光谱范围之外,V(λ)=0,人眼已没有亮度感觉。 图7-3 相对视敏度曲线 7.2.2 视觉范围与亮度感觉 视觉范围是指人眼在观察自然景物时所能感觉的亮度范围。一般来说,这一范围非常宽,但当人眼适应了某一环境的平均亮度后,视觉范围就有一定的限度。例如,在适当的平均亮度下,人眼能分辨的亮度上、下限之比为1000∶1。当平均亮度很低时,这一比值可能只有10∶1。通常将景物的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比称为对比度。 人眼的明暗感觉是相对的,在不同的环境亮度下,对同一亮度的主观感觉并不一样。例如,某人从40 W灯光照明的房间突然进入100 W照明的同等房间时会感觉到亮,但若从500 W照明的房间进入100 W照明的同等房间就会感觉到暗。可见,同样是100 W照明的同等房间,在适应了不同的环境亮度的情况下,就有不同的亮度感觉。因此,电视机屏幕上重现出来的景物图像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达到客观景物的实际亮度,只要对比度相等,就能给人以真实的亮度感觉。 7.2.3 人眼的分辨力 设在一块白色的屏幕上有两个相距很近的黑点,当观察者离开一定距离观看时,便分辨不出有两个黑点存在,只感觉到是连在一起的一个黑点。这一现象说明,人眼分辨景物细节的能力有一极限,我们将这种分辨细节的能力称为人眼的分辨力,它的定义是:人对被观察物上相邻两点之间能分辨的最小距离所对应的分辨角θ的倒数,即 人眼最小的分辨角θmin与能分辨的相邻两点的距离d、视距L、亮度B等因素有关,也与照明强度有密切关系。在中等亮度的室内,正常视力的θmin约为1′~1.5′左右。 在电视技术中就是根据这个物理量,来决定扫描行数的。设屏幕高度为H,一幅图像的扫描行数为Z,则有 取标准视距L为屏幕高度H的4~6倍,并取θ为1′时,则可算得一幅图像应该取的扫描行数为860~570行。但考虑到一些技术和经济因素,目前世界上采用的标准扫描行数有625行和525行, 我国采用625行。 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能力比对黑白(亮度)细节的分辨力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常见的临床药师培训学习汇报.ppt
- 言语行为和翻译.ppt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据处理》作业设计.docx
- Hive数据仓库应用教程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医院培训课件:《传染病防治法》.pptx
- 幼小衔接的拼音试卷十套打印版.pdf VIP
-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符号》 课件.pptx VIP
- 规范《DBT29-222-2014-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资料管理规程》.pdf VIP
- GB_T 22890.1-2024 皮革 柔软皮革防水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反复线压缩法(透度计法).pdf VIP
- DB34_T 4324-2022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加固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