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发展心理学论文导论.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 究 生 考 试 答 题 纸 考 试 科 目: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授 课 老 师: 蒋常香 老师 年 级 专 业: 2015级学科教学(英语) 考 生 姓 名: 赖珊珊 考 生 时 间: 2015 年 12 月 21 日 评 分 题 号 得 分 题 号 得 分 总分: 评卷人: 注:1. 无评卷人签名试卷无效; 2. 必须用红色钢笔或圆珠笔阅卷。用铅笔阅卷无效; 3. 答题必须写清题号。 题号 回 答 内 容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小学生问题行为转化策略 摘 要 国内外许多关于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显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总体发生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小学生的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老师,影响着周边的同学,给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一定的阻碍。目前小学生问题行为的转化方式有很多,但是大多教育转化方式都把小学生放到了被动的位置,他们在被转化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大大降低了转化的效果。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和价值,倡导通过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因素,获得幸福感。对小学生而言,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唤起他们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有助于实现问题行为的转化。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转化小学生的问题行为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 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进行分析研究:第一部分,阐述问题行为的概念、分类以及我国目前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现状,为本论文研究做好定位。第二部分,阐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包括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的理念及其对于小学生问题行为转化的价值,为本论文的研究找到立足点。第三部分,形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小学生问题行为转化策略。这部分内容是在对问题行为进行全面了解、对小学生问题行为的个案进行呈现分析、对问题行为实施教育转化的基础上,整理总结形成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小学生 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转化 题号 回 答 内 容 一.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现状 1.1小学生问题行为普遍存在 国内外许多关于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显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总体发生率呈逐步上升趋势。由于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都相对不成熟,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一些问题行为。我国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率相对来讲是比较高的。如果小学生的问题行为得不到及时地教育转化,不仅影响其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还会泛化成其他形式对其以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1.2.对问题行为实施转化有助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小学生正处在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初步阶段,这一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行为往往也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积极对其进行教育转化,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1)对问题行为实施转化有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小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初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品德发展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生活》课程,中高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及校会、主题班队会、各类品德教育讲座活动等都是对小学生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大部分小学生在日常教育中逐步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其中也有一部分小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各种问题行为。小学生的这些问题行为不仅会对其自身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周边的同学产生了辐射式的负面影响,对教师的正常教育教学产生影响。因此,对这部分有问题行为的小学生实施有效地教育转化,对于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对问题行为实施转化是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人的发展既包括生理上的发展,也包括心理上的发展。心理健康发展是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心理发展健康的小学生,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情绪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比较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 题号 回 答 内 容 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然而,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不当、社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