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驯化栽培技术的1汇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高良姜驯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系 别: 化学与药学系 专 业: 中药学 姓 名: 黄月云 学 号: 完成日期 201 年 月 日 摘要 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 1 1.1 高良姜的概述 1 1.2 高良姜的形态特征 1 1.3 高良姜的生长环境 2 1.4 高良姜的品种种类与混伪品 2 1.5 高良姜的功效、主要成分与药理作用 2 1.6 高良姜的经济效益 3 2 实 验 部 分 3 2.1高良姜的栽培技术 3 2.1.1 选地与整地 3 2.1.2 繁殖方法 4 2.1.3 田间管理 4 2.1.4 高良姜的病虫害防治 5 农业防治 5 药物防治 5 2.2 采收与加工 5 2.2.1 采收 5 高良姜片 5 高良姜油 5 2.3 质量标准及检测 6 2.3.1 性状 6 2.3.2 鉴别 6 2.3.3 水分 6 2.3.4 总灰分 6 2.3.5 酸不溶性灰分 6 2.3.6 重金属残留量 6 2.3.7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7 2.3.8 含量测定 7 2.4 包装运输及贮藏 7 2.4.1 包装 7 2.4.2 运输 7 2.4.3 贮藏 7 2.5 留种技术 8 2.5.1 母株的选择 8 2.5.2 选种及留种 8 参 考 文 献 9 1 绪 论 高良姜别名良姜、小良姜、贺哈,始载于《名医别录》,历版《中国药典》均有收载,是姜科山姜属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性辛、热,归脾、胃经,主产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具有温胃、祛风、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脘腹寒痛、胃寒呕吐、消化不良、嗳气吞酸等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高良姜化学成分复杂,药理活性强,有较强的抗溃疡、抗腹泻、利胆、镇痛、抗炎、抗缺氧、抗凝、抗血栓形成、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胃肠道出血、抗溃疡和胃黏膜保护等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高良姜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从高良姜中分离得到了大量的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并对其药理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无论是高良姜粗提物还是其中包含的具体的化学成分都表现出很好的药理活性。最近有研究发现,它还有一定的抗HIV功能。 全国高良姜生产主要集中于广东省,尤其徐闻县正常年产量达60万公斤左右。海康县、海丰县和海南省琼海,定安,屯昌、陵水等县都有一定的种植面积。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全国年需量为42万公斤,从生产情况看,今后如不出现重大自然灾害,外贸出口平稳,全国药用需要是可以满足的。产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野生资源遭受严重破坏,资源减少;二是家种高良姜管理粗放,单产不高;三是长期采用无性繁殖,种性有所退化。因此,应加强高良姜野生资源保护工作;巩固和发展现有的生产基地,提高产量和质量;积极开拓市场扩大销售,争取多出口创汇。 1.1 高良姜的概述 高良姜,别名高凉姜、膏凉姜(《本草经集注》),良姜(《局方》),蛮姜、佛手根(《履巉岩本草》),小良姜(《中药志》),海良姜(《药材学》)。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挖取生长4~6年的根茎,除去茎、叶、须根及鳞片,洗净,切成小段晒干。《名医别录》里陶弘景说:“高良姜,出高良郡。人腹痛不止,但嚼食亦效。形气与杜若相似,而叶如山姜。”《唐本草》记到:高良姜,生岭南者形大虚软;生江左者细紧,味亦不甚辛,其实一也。今相与呼细者为杜若,大者为高良姜,此非也。《本草图经》有云:“高良姜,今岭南诸州及黔、蜀皆有之,内郡虽有而不堪入药。春生茎叶如姜苗而大,高一、二尺许,花红紫色如山姜。二月、三月采根,暴干。” 1.2 高良姜的形态特征 高良姜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80厘米。根茎圆柱状,横走,棕红色或紫红色,有节,节处具环形膜质鳞片,节上生根。茎丛生,直立。叶2列;无柄;叶片狭线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1.5~2厘米,先端尖,基部渐狭,全缘或具不明显的疏钝齿,两面无毛;叶鞘开放,抱茎,边缘膜质,叶舌长可达3厘米,挺直,膜质,渐尖,棕色。圆锥形总状花序,顶生,长5~15厘米,花稠密;小苞片宿存,膜质,棕色,环形至长圆形,外面被疏毛;花两性,具短柄;萼筒状,长7~14毫米,3浅圆裂,棕黄色,外面被短毛;花冠管漏斗状,长约1厘米,裂片3枚,长约1.7厘米,浅肉红色,外面被疏短柔毛;唇辩矩卵形至矩状广卵形,浅肉红色,中部具紫红色条纹,长2~2.5厘米;侧生退化雄蕊锥状,雄蕊1,花丝粗壮,药隔膨大,先端阔,2裂呈叉形;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基部下方具2个合生的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