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人生在世不称意
一 宫女失恩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天天快乐,做任何事情都能顺心如意。大家在节假日走亲访友时,都忘不了在临走前祝对方万事顺意。祝福他人万事顺意,不仅是出于礼节的需要,更是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不如意的事情,藉此送上祝福以求顺意。
关于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宋人方岳将其概括成一首《别子才司令》: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自识荆门子才甫,梦驰铁马战城南。
在上一章节我们曾经讲到过南宋洪迈在《客斋笔记》里面提到过的人生有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宋 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八?得意失意诗》
那么相对应的,洪迈也总结了人生的四大悲事:
寡妇携子悲、将军被敌擒、失宠宫女泪、落第举子心。
——宋 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八?得意失意诗》
寡妇与孩子悲伤相泣,是因为夫君去世了,这当然是件伤心的事。唐诗宋词里面关于寡妇的记载比较少,但是关于婚姻不幸的记载却是不胜枚举。比如宋代著名诗人的朱淑真,生于仕宦之家,而丈夫则是一位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最终导致朱淑真抑郁早逝。朱淑真曾经写过一首《愁怀》: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朱淑真所不满于他的,并不是无财无势,而是才学不能相称,心灵无法沟通,因而她的婚姻是非常不幸的。尽管并不是丧夫,但不美满的婚姻也是人生中不幸的事情,不如意的事情。
在这一章节我们将会具体聊一聊古代的四种不如意之事。
第一个是“宫女失恩”。
中国封建社会的宫廷的婚姻制度是非常畸形,也很不合理。皇帝一人拥有配偶成百上千,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佳丽三千人”,可是有幸承皇恩得宠的宫女实在少得可怜,绝大多数的宫女只能在深宫之中虚度光阴,浪费青春,发抒怨情。在杜牧的《阿旁宫赋》中有这样的记载: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唐 杜牧《阿房宫赋》选段
杜牧借这篇文章讽刺秦始皇的暴戾,劝谏当权者不要重蹈覆辙,其中描写秦始皇的后宫颇为夸张:宫女们在高楼远望皇帝的临幸,以致曼妙女子等成了黄脸婆。尽管不可否认杜牧的行文有些许夸张,但这也不妨碍揭示古代宫女们的悲惨生活。
论说当时的唐代,也有许多诗人着眼于宫女们的凄苦生活,比如元稹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曾经作为唐玄宗身边的宠爱宫女,却被打发到了东都洛阳的行宫里。四十余年过去了,历史见证了唐代由盛转衰的过程,而行宫内仿佛与外世隔绝了似的,满头白发的宫女们仍然在聊天时谈到曾经的皇帝。青春消逝,红颜憔悴,此情此景,十分凄绝。短短的二十字,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
在白居易的《后宫词》中对宫女的刻画也比较深刻:
雨露由来一点恩,争能遍布及千门?三千宫女燕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
这首诗充满着讽刺的意味,概括了所有被锁入深宫,充当黄帝玩物的妇女的悲惨命运。
因而在这种政治历史背景下,大量的宫怨诗孕育而生,这些宫怨诗可以是嫔妃之作,也可以是文人拟作。
汉代班婕妤的《怨歌行》,一般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宫怨诗,被称为是“后世宫词之祖”: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的《怨歌行》里面就写到了团扇在夏天的时候“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但是到了秋天因为天凉而无用,于是就被“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宫女在得到皇帝欣赏的时候会非常得宠,但是一旦受到皇帝的厌弃,宫女就像扇子一样被无情地被抛弃。
这种情形到了唐代的王昌龄,写了一首《长信秋词》进行了进一步的刻画: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唐 王昌龄《长信秋词?其三》
班婕妤是著名史学家班固的祖姑,起初汉成帝非常宠幸班婕妤,可后来汉成帝又喜欢上赵飞燕姊妹,于是班婕妤就被冷落了并到长信宫去伺候太后,而此时受到宠幸的赵飞燕姊妹住在昭阳宫。
王昌龄的这一首《长信秋词》叙述班婕妤到了天明时分拿着扫把去清扫长信宫,此时拿着团扇“共徘徊”。是谁跟谁徘徊呢?是班婕妤与团扇共徘徊,因为她们同是沦落人:团扇到了秋天没有用了,于是就被抛弃了,就好像班婕妤的失宠。因此在诗中班婕妤的容颜还不如寒鸦,因为寒鸦早晨是从东边昭阳宫那边飞过来的,它已经得到了阳光的照射。而班婕妤却没有皇恩的惠泽(“日”在古代一般也象征着皇帝)。在这首诗里我们处处看到了班婕妤的哀怨。
唐诗里若写到宫怨情结,一般会用到班婕妤的典故,除此之外诗人们还会用到陈阿娇的典故:
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于猗兰殿。年四岁,立为胶东王……后长主还宫,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