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4.1 深入理解防灾减灾1每课一练 鲁教版选修5
第四单元 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
第一节 深入理解防灾减灾
知识点
基 础
中 档
较难
减灾防灾的涵义
1
自然灾害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2、3
4、5、6、7
8
一、选择题
1.在减灾防灾理念的指导下,下列人类行为正确的是
( )
A.加强植树造林,减少地震灾害的发生
B.搬迁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居住,减少洪水的危害和影响
C.大面积改造沙漠,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D.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减少旱灾的影响
解析 植树造林不能减少地震的发生,但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人们不可能都搬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居住,也不是解决洪水威胁的有效方法。不是所有的沙漠都可以改造,即使可以改造的沙漠,也必须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循序渐进地进行,而不能大面积改造。
答案 D
新华网安卡拉2011年10月27日电 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27日报道,土耳其一名18岁的学生在地震废墟中被埋100个小时后成功获救。在受灾最严重的凡省埃尔吉斯市一座倒塌的建筑物里获救后立即被救护直升机送往医院接受救治。同一天,一名19岁学生在被埋91个小时后成功获救。26日,土耳其救援人员还营救出一名18岁的学生和两名女教师。据此回答2~3题。
2.被埋三天后能够生还关键是有正确的自救措施。下列关于震后自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3.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救老人、小孩,后救其他人 ④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第2题,被压在废墟下时,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第3题,灾后互救应先救近,后救远;先救医务人员、青壮年;先救“生”,后救“人”。
答案 2.B 3.C
针对每年都出现溺水事件的现状,2011年7月5日下午,威海市公安边防支队在国际海水浴场进行了海上救生演练。接到报警后,前后仅用6分钟,民警即将一名离岸边300米的海中遇险人员救出并送往医院。据此回答4~5题。
4.自然灾害救援与救助的目标包括
( )
①减少甚至消除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②防止和杜绝灾害消息的发布和泄露,维护社会稳定
③恢复灾区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
④保障灾区人民的生存与发展
⑤疏散人群,动员灾害多发区人们迁出原居住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⑤
5.自然灾害救助三个核心环节的实施程序是
( )
A.准备——应急——恢复
B.应急——准备——恢复
C.准备——恢复——应急
D.恢复——准备——应急
解析 对于自然灾害的信息必须及时公布而不能封锁,有些灾害如旱灾多发区的人员无法大规模搬迁。三个核心环节应是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
答案 4.A 5.A
二、综合题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地震造成了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的一周内,四川、重庆、甘肃南部、陕西南部等地震灾区有三次雷雨或阵雨天气过程,对救灾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1)运用板块构造理论简要解释西南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
(2)根据汶川地震震后一周内的天气变化,分析抗震救灾中应加强防范哪些次生灾害?
(3)地震等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特征使人们猝不及防而酿成灾害。因此,震前的避震知识,临震时几秒钟内的反应都非常重要。假如你正好身处地震发生区,当地震发生的那一刻,当你处在教室内时,你该如何躲避?
解析 第(1)题,西南地区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板界相互挤压碰撞,地壳运动活跃;第(2)题,震后一周,灾区连续有降水过程,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第(3)题,考查地震灾害发生时的自救常识。
答案 (1)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2)(地震造成土质岩石结构疏松,一旦遇有降雨天气)容易产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需在抗震救灾的同时加强防范。(3)迅速钻入课桌椅下;或用书包护住头部,迅速逃往墙角或靠近承重墙;避开吊灯及风扇等(其他回答合理亦可)。
7.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中的救助措施,其救助措施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方面是________,另一方面是________。
(2)按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人类的形成、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doc
- 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doc
- 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北伐战争.doc
- 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内战烽火、战略大决战.doc
- 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doc
- 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伐无道,诛暴君.doc
- 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冷战中的对峙、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oc
- 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北方民族的融合.doc
- 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doc
- 2013-2014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4.3 我国的减灾防灾1每课一练 鲁教版选修5.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4.3 我国的减灾防灾2每课一练 鲁教版选修5.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4.2 科学技术与减灾防灾2每课一练 鲁教版选修5.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活动1 鲁教版选修3.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活动1 鲁教版选修3.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活动2 鲁教版选修3.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检测 鲁教版选修5.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1单元归纳 鲁教版选修3.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3单元检测 鲁教版选修5.doc
-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活动2 鲁教版选修3.doc
最近下载
-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含目录) .pdf VIP
- 2025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锦州市卷)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答案.pdf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 13次课第4章地基与基础第一节 土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ppt VIP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思想.doc VIP
- JFE++Super-OLAC、HOP、E-WEL.ppt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 14次课 4.2 地基中的应力与变形.ppt VIP
- 第5课 美丽河山我们的家 课件 人民版中华民族大家庭.ppt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 15次课 第4章 地基与基础 第3节 基础设计.ppt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10-1第3章3.6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和变形.ppt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10-23.7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计算.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