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环境与运动.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章环境与运动

第二十章 环境与运动 一、体温的调节与运动 (一)体温 生理学所说的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通常用腋下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代表体温 。 一般人体温在清晨2~6时最低,下午2~6时最高,其变动范围在0.5℃~1℃之间。女子比男子略高0.3℃。女性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有规律的变化(图20-1),月经期及排卵前体温较低,在排卵日最低,排卵后体温较高。 (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1 产热过程 体内产生的热量,实际上是由细胞中物质氧化、物质代谢的进行而产生的热量。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器官产热,其中肝产热居首。机体运动或劳动时,肌肉便成为主要产热器官,占总产热量的90%左右。在寒冷环境中,靠打寒战(shivering)加强产热。寒战是肌肉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最强的寒战可使体内产热增加4倍。甲状腺素和儿茶酚胺增多也能使代谢率提高。体内酶反应速率对温度是敏感的,常以10℃的倍数的温度变化来研究温度反应的效应,这种变化的结果称为“Q10效应”。一般温度升高10℃,酶反应的比率会增大2倍 。 2 散热过程 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经皮肤直接散热的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四种。 (1)辐射(radiation〖BF〗)〓〖BFQ〗 是指机体以热射线方式将热传给外界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形式。辐射散热取决于体温与周围温度之差 。 (2)传导(conduction〖BF〗)〓〖BFQ〗指体热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传导散热与物体导热性能有关。 (3)对流(convection〖BF〗)〓〖BFQ〗指体热借助于空气的流动而散热于体外的一种散热形式,对流散热取决于空气流动速度的快慢,气流愈快则散热愈多。 (4)蒸发(evaporation〖BF〗)〓〖BFQ〗指热量通过体内水分转化为气体时散发于周围环境的过程。每蒸发1 g水可带走24 kJ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这是唯一的散热途径。  蒸发散热分两种方式: ①不感蒸发或不显汗〓是指体液中的水分直接渗透出皮肤和呼吸道粘膜等表面而被蒸发,并不被人们觉察。故称为不感蒸发或不显汗。 ②可感蒸发或显汗〓指汗腺分泌汗液的过程。 (三)体温的神经调节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通过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发汗、寒战等生理反应经常维持于一个稳定的水平,称自主性体温调节。机体在不同温度环境中的姿势和行为,特别是人为了保温或降温所采取的措施,如增减衣着等称行为性体温调节。 体温的神经调节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是通过体温自身调节系统,即生物控制系统来完成的。 (四)运动与体温 运动中体温会暂时升高。中距离跑后腋下温度可升到37.5℃~38℃,长距离跑上升到38.5℃,超长距离跑后可升至39.75℃,有时甚至可达40℃。长期系统的运动训练,可使体温调节过程得到改善。 二、热环境与运动 (一)运动与劳动中的热应激 炎热的刺激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主要有: 1 循环系统应激反应 2 代谢和内分泌应激反应 3 发汗 4 尿量 (二)热习服 不间断或反复居留在高温气候中,身体会逐渐适应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身体对抗热应激的稳定性得到发展,对炎热的耐受能力提高,出现热适应状态为热习服。 习服时,出汗和蒸发散热的能力大大增强,使得外周导热能力增强。热习服最重要的生理标志之一,是安静时和肌肉活动时心率的减少,心搏量逐渐增加,心输出量在热习服的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习服时排汗能力可增加近3倍 (三)身体训练与耐热性 在常温下进行训练(主要是耐力性训练)也能提高身体的耐热性,但是在舒适气候下进行的任何性质的训练,即使训练水平很高也不能代替专门的热适应。 (四)热危害 1 热环境与运动能力 环境温度对运动能力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身体散热和对活动肌肉血液供应的能力。 2 脱水及热疾病的预防 脱水是指丢失占体重1 %以上的体液。热痉挛是因为肌细胞膜钠和钾的比例发生变化,以及脱水和盐分丢失所致;热衰竭是由于要同时给皮肤舒张的血管和活动的骨骼肌供血,使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和循环功能障碍造成;而中暑则主要是下丘脑的排汗中枢功能障碍引起的,使得机体不能出汗蒸发而导致体温急剧升高。 要预防热危害或将热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Brooks提出如下12条简单原则: (1)保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状况,应该逐渐增加训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