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公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公祠

杜公祠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开颜。” 如此豪情满怀的诗句, 想必您一定不陌生吧, 这就是杜甫的不朽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名句, 仅从这一句中就可看出诗人的高尚情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又是何等的文才,何等的气魄! 杜甫出众的才情和广阔的胸襟使他不仅在渊远的中国文化中占有显赫的地位, 更使他赢得了无数的尊敬和钦佩。   杜甫在陕西的足迹 两年前,围绕“杜甫故里究竟在哪里”,陕西与河南有一场争辩。西安专家郭兴文引经据典提出杜甫的故里就是少陵原,河南巩县只能算他的出生地的观点,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无论这场争论结果如何,但杜甫确实与陕西渊源深远。他青年时期便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到都城长安谋求发展,过着平静的生活.“安史之乱”把时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杜甫抛入了社会的最下层,他被迫携子挈妇,与民众一起开始了逃难的生涯。杜甫一生在陕西居住14年,今天省内有四处地方还留有他的足迹. 第一处遗迹:长安杜公祠   所在地:西安长安区少陵原 在韦曲向东南3公里的长安区少陵原勋荫坡,有明嘉靖五年(1526)在当年杜甫居住的旧址上修建的杜公祠。祠宇很小,东厢房陈列有“三吏”、“三别”诗意雕塑。北墙碑廊矗有六通明清重修纪念碑。西厢房展厅门联是:“少陵野老吞声哭,杜曲幸有桑麻田。”长廊墙上醒目地悬挂着《诗圣故里论辩:少陵原》展板。享殿中有一尊杜甫塑像和碑刻杜甫朝服像,墙上有《杜甫足迹图》。唐天宝五年(746)杜甫在35岁时,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来到长安,选择了风景幽美的少陵原为住处,一住就是10年,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到长安的第二年,唐玄宗就下诏开科选仕,杜甫和诗人元结都报了名,但在李林甫把持下,以“野无遗贤”为借口,“无一人及第”。应试失败,杜甫转以诗向达官贵人自荐,仍旧受冷遇,入仕愿望再成泡影。在到处碰壁的状况下,他献上了《三大礼赋》直接向皇帝自荐。天宝十四年(755),杜甫到长安快10年的时候,被任为河西县尉,他嫌职位太小而没有就任,后被改任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是一个看守兵器、管理门禁的小官。求仕中屡次失利,生活日渐困顿。“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杜甫在长安居住10年,又在关中各地颠沛流离4年多。754年,杜甫43岁那年,把全家接到长安少陵原,秋末,霖雨下了60余日,庐舍墙垣,颓毁殆尽,无法再维持,只好投奔妻子杨氏的亲族,到离长安120公里的奉先(蒲城)居住。755年,在左相韦见素帮助下,杜甫得到一个八品官职,11月从长安回奉先探亲,震惊朝野的“安史之乱”爆发,沿途所见种种社会动乱苗头,无限忧愤,写下《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八百字》长篇律诗,中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朽名句。 祠内工作人员介绍,杜公祠最早不在这里,而是在现址西南方向一里多外的地方,因发生火灾后重建时迁到这里。“文革”时期杜公祠关闭,被文教局占用。杜甫塑像原安放在院子里,“文革”中险些被盗走,后来移置享殿内,已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经常有外国游客来参观,以韩国和日本游客为多。北墙有一排窑洞被绳子围着,是危房,不让游客靠近。某报社摄影记者张波当年就职于长安县文教局,在这排窑里住过3年。他回忆当时一到晚上院子里没人,感觉阴森森的。一天他和爱人正往外走,忽然从窑顶上掉下来一条擀面杖粗的青蛇,穿过院子草丛跑走了,把他们吓了一跳。张波的同事张文奇当年在享殿里陪伴杜甫塑像住了3年。张波回忆大门上“杜公祠”三字是副县长马清泉题写、由他翻拍放大后被刻在门楣上的。 长安杜公祠大门 长安杜公祠内外 马清泉题写 碑文介绍 祠内最珍贵的文物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0年)杜甫写的《俯太中严公九日南山寺》石碑的墨拓本,这是现存唯一的杜甫墨宝 殿内供有杜甫泥塑坐像一尊 石碑墙 HYPERLINK /albums/479664/479664.html#0$b87985501450c05e8435246b杜公祠是个四合院式的建筑群 杜公祠门 第二处遗迹:渼陂湖空翠堂 所在地:户县县城西1公里玉蟾乡陂头村 渼陂湖,位于户县城西1公里处的玉蟾乡陂头村渼陂故址,原名五味陂,源出终南山,环抱山麓,是秦汉林苑中名胜之一,又是唐朝诗圣杜甫曾经泛舟游历过的地方,唐、宋、明、清以来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但清人康弘祥的《渼陂吊古》中有:“子美当年夸胜游,于今此地不通舟。”现有水面面积30多公顷,湖中一座高岗上,坐落着一座3间两进的空翠堂,以杜甫诗中的“空翠”二字命名。北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而修建,亦名杜工部祠,堂以《渼陂行》诗中“丝管啁啾空翠来”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