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高2013级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WORD版)解读.doc

广元市高2013级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WORD版)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广元市高2013级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WORD版)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旧时中国所谓书香门第,往往代表着一个家族的清白与高贵。跟书香相对的是铜臭,生意场中,这股味道最浓。似乎书香常伴书生,铜臭不离市侩。书生之中,虽不乏逐臭之人,生意人里,也有的是仗义之辈。 ②但在一般人意念里,书总是香的,而铜则不免于臭。自然,这是过时了的旧观念。而今教育发达,社会以工商为重。工商业社会里,第一流头脑往往是生意中人,商优则仕,已成为一种显著的趋势,书香与铜臭,不再有严整的界限。玩钱的人也在读书,读书的人也在玩钱,纯粹的书生和纯粹的市侩,已在逐渐减少。从前,读书是书生的专业,现在读书是一种共同的需要,就像衣食住行一样。从前,玩钱的生意人不必读书,现在,生意做得越大,越需要有新知识新见解。从前,宰相须用读书人,现在任何企业组织,也必须起用读书人,否则,无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商战。越是庞大的现代企业,越是少不了一个“参谋总部”,延揽学有专长的读书人,为它负起参谋作业的任务。 ③本来,书也不一定香,铜也不一定臭,是香是臭,全在人为。学富五车而无行,无行而至于不忠不孝,且足以遗臭万年,岂止铜之臭而已矣。经商而至富,富而乐善好施,铜亦香施万里矣。老辈读书人,多半轻视生意人,现代读书人,当不至有此顽固想法。学问为济世之本,学优而商,富国裕民,岂不比础呐书空高明多了?事实上,书虽香,应不以自我陶醉为满足,自命一身书香的人,纵然做不到流芳万世,至少也要及时做一点流芳的事情。在家庭,在社会,在朋友之间,流一份芳香气息,不胜于留下那种恶劣印象和坏影响吗?每个人都有他的影响,读书人更当重视自己的影响,这种影响如同植物的花粉或种子,散布于空气中,飘荡于旷野里,它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长成一株粗壮的树开出一簇美丽的花,谁也料不定。但那个可能性却很大!留下坏影响,书香亦将变成书臭;留下好影响,铜臭亦可化作铜香。运用之妙,不但存乎一心,亦可看出各人志趣的高下。 1. 下列对文章第①段中加点词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书香,比喻让人的心志馨香,让人有文化教养的书中的道理。 B. 铜臭,比喻为了金钱忘却做人道理而变得庸俗丑陋。 C. 逐臭,比喻不择手段追逐金钱,乃至无行而至于不忠不孝。 D. 仗义, 比喻乐善好施,即仗义疏财。 2. 作者认为“书香”与“铜臭”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已没有严整的界限,不符合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 “书”和“铜”原本没有香臭之分,是香是臭,全在人为。 B. 现在读书是一种需要,既能自我精神陶醉,也是更好取得物质条件的需要。 C. 玩钱的人重视读书,读书的人也关注玩钱,纯粹的书生和纯粹的市侩,已在逐渐减少。 D. 现代读书人,没有了古代人“书香与铜臭”区别的顽固想法,志趣没了高下。 3.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不忠不孝的“无行”读书之人,书香会变成书臭。 B. 乐善好施的“经商而至富”之人,铜臭会变成铜香。 C. 当今唯金钱为尊的环境里,书香之气必定入乡随俗,跟着沾点铜臭之味。 D. 金钱和书香通过亲密的接触,日久便会达成一种默契,取得一种相交的共识。. 二、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唐昭宗出幸华州。方强藩悍镇,远近为梗,思得特起奇士任之,以成中兴之业。水部郎中何迎,表荐国子博士朱朴才如谢安,朴所善方士许岩士得幸,出入禁中,亦言朴有经济才。上连日召对,朴有口辨,上悦之,曰:“朕虽非太宗,得卿如魏征矣。”上愤天下之乱,朴自言得为宰相,月余可致太平。遂拜为相,制出,中外大惊。《唐制诏》有制词,学士韩仪所撰,曰:“梦傅严而得真相,则商道中兴;猎渭滨而载献臣,则周朝致理。朕自逢多难,渴竚英贤,暗祷鬼神,明祈日月。果得哲辅,契予勤求。朱朴学业优深,识用精敏,久徊翔而不振,弥贞吉以自多。朕知其才,遂召与语。理乱立分于言下,闻所未闻;兵农皆在于术中,得所未得。不觉前席,为之改容;须委化权,用昌衰运。自我拔奇,宁拘品秩;百度群伦, 俟尔康济。”其美如此。仪者偓之兄,所谓“暗祷鬼神,明祈日月”之语,必当时所授旨意也。朴为相才半年而罢。后贬郴州司户参军,制云:“不为自审之谋,苟窃相援之力,实因奸幸,潜致显荣。亦谓术可弭兵,学能活国,冒半岁容身之赞,无一朝辅政之功。唯辱中台,颇兴群论。”呜呼昭宗当王室艰危之际无知人之明拔朴于庶僚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